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加速打造中國風味,創立全球消費者品牌
王帆 · 2025-03-06 15:14:09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3394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帶來了多份關于中國休閑食品產業全球化發展的建議。張學武指出,中國風味如中國辣、東方茶等已成為全球消費新熱點,迎來歷史性機遇。然而,中國風味產業在全球化進程中面臨品牌價值不足、標準話語權低、供應鏈安全問題及本土化運營滯后四大短板。他建議從品牌塑造、標準掌控、技術突圍和屬地融合四個維度協同發力,推動中國風味產業的全球化。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002847.SZ,股價53.37元,市值145.6億元)董事長張學武本次參會帶來了多份建議。
作為國內零食龍頭之一鹽津鋪子的“掌門人”,張學武十分關注中國休閑食品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全球化進程。
他提煉出“中國風味”的概念,表示中國辣、東方茶等中國風味已然成為全球消費新熱點,中國消費品牌全面走向世界,迎來了歷史性躍遷契機。但他也洞察到,中國風味產業的“品牌價值、標準話語權、供應鏈安全、本土化運營”四大關鍵短板依然突出。因此,他建議從品牌塑造、標準掌控、技術突圍和屬地融合四個維度協同發力。
另一方面,鹽津鋪子所在的湖南省是中國零食大省,他建議大力支持湖南休閑食品產業發展,加速其成為休閑食品產業最強省。
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 圖片來源:企業提供
推動中國風味產業的全球化
“蜜雪冰城用‘東方茶飲’叩開東南亞數千社區,瑞幸咖啡攜‘國潮咖啡’攻陷獅城味蕾,海底撈以‘中華鍋氣’登頂歐洲餐飲高地,鹽津鋪子憑‘新中式零食’暢銷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成員國)地區,費大廚借‘辣椒炒肉’登陸紐約時代廣場。”張學武發現,以中國風味為代表的消費品牌加速融入全球市場,成為消費新熱點。
他提出,當前,中國風味產業在全球化進程中趨勢向好,但短板依然突出:一是自主品牌溢價能力不足,全球零食品牌百強中僅3家中國企業,中國代工產品占比高,國際品牌通過“中國制造”攫取高額溢價;二是國際標準制定參與度低,中國在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關鍵標準制定中的提案采納率遠低于歐美;三是關鍵生產要素受制于人,棕櫚油、乳制品等核心原料進口依存度高,全球食品加工裝備前十大品牌中,無中國企業的身影;四是本土化運營能力滯后,大部分出海企業在主流市場過度依賴華人市場、流量平臺,產品多為復刻,主要依靠價格競爭,缺乏本土化的研發、生產和運營體系。
為此,他提出要以全局思維構建系統性解決方案,建議產業鏈、創新鏈、政策鏈協同發力,從品牌塑造、標準掌控、技術突圍、屬地融合四個維度協同發力。
一是探索全球消費者品牌塑造,建議國家優先在RCEP成員國建立品牌根據地,將中國風味納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框架,協調TikTok、Temu等平臺開設“中國風味旗艦店”等;
二是構建中國風味標準戰略體系,建議制定《中國風味標準化體系》,明確“中國風味”的定義、分類及評價指標,推動國際標準互認;
三是以研發躍遷強化科技閉環,建議推進核心技術攻堅,運用風味組學等技術解碼八大菜系核心配方,建立“中華風味物質百科全書”,推動高校開設“食品國際化管理”學科培養復合型人才等;
四是推進品牌全球本土化建設,建議建設區域性國際產能合作示范區,在RCEP框架下建立東南亞食品工業園,支持企業在海外建設本土化生產基地,支持企業收購海外本土品牌,提升屬地員工占比。
支持湖南成為休閑食品產業最強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鹽津鋪子的總部所在地湖南省,擁有許多全國知名的休閑零食品牌和渠道商。鹽津鋪子、絕味食品(603517.SH)、勁仔食品(003000.SZ)三家頭部零食上市公司都位于湖南,近年來席卷線下的零食量販品牌“零食很忙”也誕生于長沙。
張學武在建議中提到:“近年來,湖南休閑食品產業一路高歌猛進,成為全國食品行業耀眼的明星。休閑食品企業數量最多的省份是湖南,有14000家企業,位居全國第一。湖南休閑食品年產值占全國行業總產值的1/3,休閑熟食年產值更是占到全國的3/5,形成了岳陽平江縣、長沙寧鄉市、郴州市、益陽市等重點產業集群。”
不過,他也提到了湖南休閑食品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例如,創新能力亟待提升,產品、渠道、模式等同質化現象較為普遍,研發投入不足,智能化、自動化水平較低;企業“散小弱”,在產品研發、市場推廣、品牌建設等方面投入有限;健康化轉型壓力突出,部分產品存在高油、高鹽、高糖的問題,在滿足消費者健康需求方面面臨挑戰。
對此,張學武建議,多措并舉,將湖南打造成為休閑食品最強省。
一是支持休閑食品頭部企業上市,打造國際領軍企業,建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動符合條件的食品企業在A股上市,設立食品產業專項債,鼓勵休閑食品企業通過并購重組整合產業鏈資源;
二是整合創新資源,提升食品研發創新能力,建議國家在長沙打造全球休閑食品創新中心,集聚研發機構、檢測中心、中試基地等創新要素,為中國休閑食品全球化厚植創新土壤;
三是加快休閑食品企業數智化轉型,建議國家加大對休閑食品企業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鼓勵企業引進先進的數智化技術和設備,構建食品產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廣“區塊鏈+食品安全”溯源系統;
四是強化品牌和渠道建設,建議國家整合資源,設立海外品牌推廣基金,培育重點食品制造、流通企業,支持企業在全球市場建立本土化營銷網絡,打造全球品牌,并以此集聚、引領中國休閑食品產業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五是支持食品品牌出海,建議政府設立休閑食品出海專項扶持資金,支持休閑企業海外市場開拓、研發創新、品牌建設等活動。
本文轉載自每日經濟新聞,每經記者:王帆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