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味鴨脖賣不動,不是年輕人的鍋
樊益寧 · 2022-09-09 17:42:55 來源:壹覽商業 3742
導讀:周黑鴨、煌上煌和絕味食品“三足鼎立”的格局將被打破。
鹵味鴨脖似乎賣不動了。
近日,周黑鴨、絕味食品、煌上煌三家企業接連發布了2022上半年財報。財報數據顯示,除絕味食品營收略有增長外,其他兩家企業均營收跳水,而且三家企業凈利潤集體大幅下滑。
2022上半年,周黑鴨營收下滑18.71%,歸母凈利潤下滑92.0%;絕味食品同比增長6.11%,歸母凈利潤下滑80.36%;煌上煌營收下滑15.98%,歸母凈利潤下滑46.7%。
01
主營業務全線下滑
壹覽商業通過整理財報發現,周黑鴨、煌上煌兩家企業業績跳水的主要原因是其主營業務出現下滑。
從財報來看,周黑鴨的主營業務鴨及鴨副產品,營收下滑26.9%;煌上煌的主營業務鮮貨產品和米制品業務,分比下滑20.27%、19.28%。至于絕味食品,其主營業務在2022上半年增速6.20%,與總營收情況基本相同。
雖然三家企業在營收方面有著不同的表現,但在凈利潤上則出奇一致,均大幅下滑。
其中,周黑鴨的凈利潤為0.1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92.0%;絕味食品的凈利潤為0.9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80.36%;煌上煌的凈利潤為0.7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46.7%。
而且,對于營收、凈利潤的表現,三家品牌在財報中給出的解釋大體一致。一方面,受疫情反復、部分工廠和門店關閉等原因,銷量下滑,繼而導致營收下滑;另一方面,因為原材料、銷售成本等上漲,導致凈利潤下滑。
但是,在壹覽商業看來,原材料上漲、疫情反復等雖然是導致三家企業營收或凈利潤下滑的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其渠道不均衡、產品線單一和行業競爭激烈。
02
渠道發展不均衡
對于一家消費類企業來說,正常情況下,產品的渠道銷售雖然有差距,但總體應該保持全渠道布局,線上線下大致均衡。否則,過于依賴單一渠道,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將會嚴重下降。
壹覽商業發現,這三家企業存在著嚴重渠道不均衡的問題,均是線上渠道嚴重依賴線下渠道。財報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周黑鴨線上及自營外賣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32.1%,線下渠道銷售收入占比67.9%;煌上煌通過第三方銷售平臺實現線上銷售占比17%,線下渠道銷售收入占比83%。至于絕味食品,在2021年時,線上銷售銷售渠道收入占比僅為2.01%,線下渠道收入占比高達97.99%。
而且,在線下渠道收入占據大頭的情況下,周黑鴨、絕味食品兩家企業依舊在上半年快速擴張。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周黑鴨和絕味食品分別凈新增門店379家、1207家,截至6月底,兩家企業共有門店3160家、14921家。
然而,在線上渠道方面,此前三家企業雖然已布局了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但和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食品品牌相比,仍有著較大的差距。而且,在近年來的發展中,占比情況也沒有改善。
而在新興渠道方面,以抖音為例,周黑鴨共開設4個賬號,擁有粉絲101萬;絕味食品開設兩個賬號,擁有粉絲27.3萬;煌上煌共開設2個賬號,擁有粉絲8.3萬。據抖查查數據顯示,在7-8月近一個月時間,周黑鴨抖音賬號累計銷售額為219.59萬元,煌上煌為18.91萬元。按此推算,周黑鴨和煌上煌6個月的銷售額可達1320萬元、114萬元,遠遠不及同期線下渠道的收入。
線上渠道過于依賴線下渠道的結果是,在疫情之下,三家品牌的抗風險能力非常脆弱。在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反復下,多地的防疫、防控政策使得三家企業的線下門店時開時關,客流量的減少最終導致業績下滑。
另外,隨著疫情、懶人經濟興起等因素,當前部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轉移到線上,而這一部分正是三家品牌的經營短板,也是導致其營收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03
品類單一、價格昂貴
除渠道發展不均衡外,三家品牌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產品品類單一。
壹覽商業創始人楊宇表示,作為快消品公司,產品是核心,這種核心體現在核心單品的生命力和新品的推出速度上。而且,快消企業在不斷推出新品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提升銷售,另一方面可以借此篩選出新的核心單品。這一理念放在鹵味行業也同樣適用。
壹覽商業發現,在天貓旗艦店中,周黑鴨的SKU將近200,煌上煌的SKU在90左右,絕味食品的SKU有40。另據公眾號信息顯示,2022上半年,周黑鴨共推出3個新品,絕味食品推出11個新品,煌上煌推出1款新品。
與同行企業良品鋪子在今年上半年上新398個SKU相比,三家鹵味企業的上新速度著實緩慢,相應的,在消費市場方面,也難以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需求。
事實上,這三家企業的產品不僅品類單一,價格方面也不是很親民。
在天貓旗艦店上,周黑鴨每100g鴨貨的均價在25元左右,煌上煌的均價在22元左右,絕味食品的均價在20元左右。按此計算,這三家品牌一斤鴨貨的平均售價在100元上下。
在疫情反復下,消費情緒低迷的情況下,這樣的價格已經超過部分消費者的預期。與其用100元買一斤鴨貨產品,不如去菜市場買一只售價60元/kg的活鴨回家烹飪。
還有部分消費者不吃鴨貨,考慮的是此類產品的食品安全問題。
鹵味天然有保質期不長、在空氣中易變質、對保險有較高要求等屬性,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加之,目前大多品牌均采用“直營+加盟”的模式,這也注定品牌各個加盟店的食品安全很難管控。
目前,在黑貓投訴上,消費者對周黑鴨、絕味食品和煌上煌的投訴量分別是353條、420條、71條,投訴內容主要包括食品變質、吃出異味等。
04
鹵味行業競爭激烈
除此之外,鹵味行業愈發激烈的競爭,也是三家企業在發展上面臨的一個困境。
據艾媒咨詢數據中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信息顯示,2011-2020年,中中國鹵制品相關企業注冊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中,2015-2020年出現了新增長,期間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26.4%。截至2020年,國內鹵味相關企業總注冊量便已經突破12萬家。
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在2021年,有18家鹵味企業獲得融資,其中投資者不乏騰訊投資、源碼資本、挑戰者創投等機構。
而且,鹵味市場接連出現的幾家上市企業,更是進一步加劇了行業的競爭程度。今年7月5日,德州扒雞預披露招股說明書,擬在滬市主板上市;7月7日,紫燕食品成功過會,即將登陸A股市場。這意味著,周黑鴨、煌上煌和絕味食品在資本市場“三足鼎立”的格局或將被打破。
圖片來源:攝圖網
另外,在周黑鴨們勢力較弱的線上渠道方面,也出現多家發展勢頭強勁的新消費品牌,比如,憑借大單品打入用戶心智,并借助主播直播間吸引流量的王小鹵、饞匪等。數據顯示,王小鹵在2020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位列天貓雞肉零食TOP1;2021年,虎皮鳳爪單款產品銷售額破7億元,截至今年3月,累計銷量超過1億袋。
而在線下渠道上,也有不少新涌現出來的品牌。主打社區店的麻爪爪是一家以鳳爪為特色的冷鹵品牌,過去三年在川渝地區快速擴張,目前門店已超過320家,居于重慶地區冷鹵連鎖頭部。主打新鮮熱鹵的盛香亭則將門店開在商業中心,成立至今門店數量超過400多家,除了大本營湖南外,還滲透到了湖北、廣東、江蘇、貴州等省份。
除此之外,其他行業的多家企業也積極涉足這一賽道。休閑零食方面,三只松鼠、百草味先后推出虎皮鳳爪,價格更加優惠;餐飲速食方面,海底撈、自嗨鍋等品牌也紛紛推出相應的產品。
從美團外賣端交易用戶規模數來看,鹵味小吃的用戶占整個餐飲外賣交易用戶的比例1年提升3%,已超過18%。在迅速擴大的基礎上,用戶交易頻次也明顯提升,每年復購5次以上交易用戶占比提升至16.7%,為最快增長。
總體來說,并不是大家不愛吃鴨貨了,而是在鹵味市場發展規模逐漸壯大之際,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而且,在疫情、懶人經濟興起等影響下,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有了相應的調整。
本文轉載自壹覽商業,作者:樊益寧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