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開始賣咖啡
蒙嘉怡 · 2025-03-05 09:54:16 來源:壹覽商業 1456
導讀:從一個紅海跳向另一個紅海。
三只松鼠正式進軍咖啡賽道。
3月3日,三只松鼠發布公告稱,公司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蕪湖第二大腦咖啡有限公司,用于孵化“第二大腦”新子品牌,聚焦咖啡品類。該全資子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記并取得營業執照,注冊資本5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大腦”并非三只松鼠首次涉足咖啡領域。2018年,其推出的“第二大腦”堅果飲料便嘗試融入咖啡萃取液;2024年,又推出黑咖啡固體飲料試水。此次獨立品牌運作,意味著三只松鼠對咖啡業務更加重視。
據三只松鼠透露,第二大腦是專注于咖啡品類的新品牌,業務范圍覆蓋所有咖啡產品,這包括咖啡零售商品和現制咖啡飲品。
在咖啡零售商品方面,第二大腦仍處在產品開發階段,產品矩陣覆蓋三合一咖啡、速溶黑咖啡、功能性咖啡粉、濃縮咖啡液、咖啡飲料等主流品類,后期規劃掛耳咖啡、咖啡豆等專業級產品。
在現制咖啡領域,三只松鼠計劃在零食店和便利店的收銀臺放置咖啡機,目前有6家店正在測試,形式更像是店中店。
三只松鼠進軍咖啡賽道具有合理性。
首先,零食賽道競爭呈現白熱化態勢,市場份額趨于飽和。與其在零食賽道死磕,跨界發展,或許能獲得更多增量。事實上,三只松鼠不是第一個跨界咖啡的零食品牌。2021年,來伊份就開始嘗試咖啡業務,2023年將其升級為“來咖”;良品鋪子也曾在2021年試水咖啡業務,2023年開始與Tims天好咖啡合作,在零食店內開設咖啡店中店。
其次,咖啡消費正在中國崛起并快速滲透,消費者飲用咖啡數量得到了顯著增長。《2024中國城市咖啡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咖啡產業規模達到2654億元,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17.14%;人均年飲用數16.74杯,較2016年的9杯近乎翻倍。
隨著消費人群增多,即飲咖啡、現制咖啡以及速溶咖啡等多個細分業態同樣得到了發展,市場空間同步擴大。《2024年咖啡品類線上消費與行業洞察》數據顯示,2024上半年抖音咖啡品類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10%,并且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以零售包裝咖啡切入賽道,與三只松鼠成熟的線上渠道、供應鏈管理能力形成戰略耦合。
再次,從目前的產品規劃看,第二大腦覆蓋了多個場景:功能性咖啡粉延續健康化趨勢,濃縮咖啡液適配年輕群體DIY需求,三合一速溶主攻下沉市場。
這種產品組合既能復用既有經銷網絡快速鋪貨,又可依托數字化中臺實現精準營銷。特別是其堅果領域積累的凍干技術、風味調配經驗,或將為咖啡產品創新提供差異化突破口。
三只松鼠告訴茶咖觀察,他們將從兩個方向深入開發產品。一方面,對現有市場品項進行口味與配方優化升級,同時價格做到競品的6-8折;另一方面,積極探索新奇特口味或自研配方,以豐富產品線。
最后,從速溶咖啡到烘焙咖啡豆的階梯式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與瑞幸、星巴克在現制咖啡領域的正面競爭,又精準鎖定了家庭與辦公場景的增量市場。
然而,三只松鼠面臨的挑戰同樣不容忽視。
一是咖啡豆價格不斷攀升,原料成本高昂。據Wind數據,自2024年以來,美國ICE咖啡期貨的漲幅已經超過了1.1倍,甚至超過了黃金的漲幅。
二是咖啡市場競爭激烈。在咖啡零售領域,既有雀巢等老牌企業,又有三頓半、永噗等新興品牌;在現制咖啡領域,有瑞幸、庫迪這類專業選手,又有7-11、全家這類便利店選手。三只松鼠想要在這片競爭紅海中脫穎而出,并非易事。
而且,咖啡豆烘焙工藝、風味穩定性要求遠高于堅果加工,而此前三只松鼠在咖啡賽道淺嘗輒止,其跨界品控能力還有待市場驗證。
如何平衡品質與成本,在巨頭林立的市場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獨特道路,是第二大腦發展的關鍵所在。而三只松鼠在零食領域積累的渠道勢能與創新經驗,為這次跨界提供了一定支撐。不過,在廝殺激烈的咖啡市場上,新業務究竟能否為三只松鼠助力,只能等待時間給出答案。
本文轉載自壹覽商業,作者:蒙嘉怡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