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開始流行“吃”菌菇,咖啡、巧克力、餅干…加點菌菇,講出了新故事
Sage · 2025-02-26 11:43:11 來源:FBIF食品飲料創新 1146
公元前239年,《呂氏春秋·本味篇》記錄的“和之美者,越駱之菌”,說明菌菇也屬于中國人的“祖宗嚴選”。
作為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國,同時也是最大的食用菌消費國,中國的消費者很懂吃菌。[1]當中國消費者仍習慣將菌菇入菜時,越來越多海外品牌看中了菌菇的鮮美和營養價值,用菌菇提取物和不同品類的產品混合,做出了全新的菌菇產品。
一杯喝上去和普通咖啡沒有明顯區別的咖啡,它可能加了猴頭菇、香菇、云芝、樺樹菇、蟲草菇、舞茸,赤靈芝等不同菌菇;一包在超市售賣,頗受歡迎的餅干,它的配料表有黑松露、猴頭菇、羊肚菌等菌菇;一個撕開即可食的麥片和能量棒產品,里面同樣加了功能性菌菇粉,研發出這個產品的公司拿到了通用磨坊300萬美元的投資。
作為一種備受關注的超級食物,全球食品行業已經提升了對菌菇的關注度。不僅菌菇類食品越來越多,消費者對菌菇食品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放眼全球,Fungi 2018 Full Report也曾指出:21世紀將是菌菇的世紀,菌菇將成為現代消費者追求健康飲食的代表性食品之一。目前,歐美已經出現諸多菌菇相關的新產品、新品類、新品牌,其中甚至跑出了新的獨角獸公司,業績連續多年增長。
即便是習慣直接將菌菇做菜的中國,也開始看到菌菇深加工的更多可能。在全球食品配料巨頭凱愛瑞與AI賦能的市場研究和消費者洞察公司魔鏡洞察聯合發布《2025中國風味圖譜》中,菌菇再次上榜。作為連續3年霸榜(2023-2025)的實力食材,菌菇已悄然走進消費者日常生活,為食品消費帶來了獨特的體驗和更高的“價值感”。[2]
用菌菇做咖啡的Four Sigmatic
圖片來源:Four Sigmatic
菌菇怎么吸引了不同的品牌將其用在新產品里?消費者又會被怎樣的菌菇食品所吸引?全球的菌菇消費還有哪些新趨勢值得關注?我們將在這篇文章里一一介紹。
01 在“菌菇的世紀”,全世界都在吃哪些菌菇食品?
除了烹飪后將菌菇吃進肚子里,今天有的菌菇加工食品可能會讓你吃完后感覺不到自己吃了菌菇。
在這一點上,全球食品公司都發揮了自己的創造力,把菌菇加進了糖果、飲料、巧克力里,讓添加菌菇成為產品的新賣點。
日本品牌伊藤園2023年推出了一款薄荷菌菇水,這里菌菇的作用是改善口臭。這是一款針對中青年人推出的零糖零卡粉末飲料,每瓶薄荷菌菇水的瓶蓋中放置了70mg菌菇提取物粉末,這種提取物可以幫助改善口臭和體臭,再迭加薄荷本身飲品清新干凈的口感,是為擔心口腔異味的消費者打造的飲料。
韓國連鎖餐飲品牌必品閣也推出了很多菌菇相關的包裝產品,除了使用菌菇做餡的餃子,還有菌菇湯、菌菇即食粥等產品。
小紅書用戶推薦的韓國便利店必買零食之一也和菌菇相關。這是一款低卡菌菇感零食,一包熱量為138卡。小紅書用戶評價它甜中帶一點蒜香:“脆脆的,又不硬,帶點菌菇的韌勁,吃起來是鮮的,有一點似有似無的甜味。”
和亞洲國家大多還是在開發菌菇食材的可能性不同,歐美國家則是著重提取菌菇的營養成分,為原先的食品帶來更多的功能性加成。
加拿大的菌菇創新公司Red Light Holland近來也獲得了加拿大衛生部批準,旗下功能性的菌菇軟糖已經獲得了加拿大自然產品編號(NPN)。這些軟糖含有香菇和獅鬃菌的成分,宣傳也著重于分享這些菌菇能為糖果附加的免疫調節特性。
除了做成軟糖類食品,在菌菇應用上更積極的是各類飲品。歐美品牌開始將菌菇做成茶,做成咖啡,做成能量飲料。
《創新食品中的菌菇》顯示,菌菇茶已經成為了消費者享受菌菇健康屬性的一種流行產品。[3]Four Sigmatic、Om Mushroom Superfood、Mushroom Revival等品牌都推出了菌菇茶產品。
Four Sigmatic的菌菇茶
圖片來源:Four Sigmatic
同時菌菇越來越多地用于功能性飲料中,品牌在研發產品時利用它們的適應原帶來的免疫調節特性。[3]
2023年完成B輪融資的澳洲康普茶品牌Remedy Drinks就用上了菌菇,品牌會在特定的飲品中添加了靈芝一類的菌菇成分,以此宣傳產品的健康屬性,滿足消費者對功能性飲品的需求。
同樣在23年完成630萬美元的A輪融資地Odyssey Wellness推出了“第一款”含有功能性菌菇的起泡能量飲料Odyssey Elixir,這款飲料含有冬蟲夏草、獅鬃菇的子實體提取物,以及L-茶氨酸和人參,它們提供益智藥、適應原和β-葡聚糖的益處。[4]
Odyssey Elixir產品圖
圖片來源:Odyssey
但目前在菌菇飲料市場中,最主要的飲品依舊是咖啡。
數據顯示,2023年菌菇咖啡在整體菌菇飲料中占據了76.45%的營收。相對于普通咖啡可能引發消費者的焦慮、消化等問題,菌菇咖啡混合了咖啡、獅鬃菇,靈芝等可供藥用的菌菇,以此降低了咖啡因的含量,同時給菌菇咖啡增加了益于健康的賣點。[5]
作為普通咖啡的替代品,菌菇咖啡的味道相較普通咖啡并沒有明顯差異,這降低了消費者的嘗試門檻。同時Four Sigmatic、MUD\WTR也在營銷中宣傳菌菇咖啡的健康、有機、可持續等特點打動消費者。
MUD\WTR咖啡
圖片來源:MUD\WTR
海外著重挖掘菌菇的健康加成,國內目前則用菌菇為產品增加味道鮮美、健康、高價值的標簽。
江中集團就曾選用東北猴頭菇做原料研發出江中猴姑餅干、猴姑米稀等食療產品,當時的宣傳就是益于健康。
調味品品牌松鮮鮮主打松茸調味,用松茸自帶的鮮說明調味料的鮮,作為品牌核心單品的松茸調味料能夠占到60%銷售額。“很多家庭不吃雞精或味精,不代表他們沒有提鮮需求。市場上當時還沒有特別突出的產品,這就是松茸鮮的機會。”[6]
松鮮鮮
圖片來源:松鮮鮮官網
調味品注重菌菇的鮮,其他中國零食則看重了菌菇的高價值。
《2025中國風味圖譜》顯示,黑松露和松茸在餅干/膨化、堅果/炒貨中增長迅猛,Aji就推出了黑松露和松茸火腿味的驚奇脆片餅干。[2]山姆也賣火了一款黑松露火腿餅干,云南黑松露出現在了產品宣傳上,這款餅干一經推出便長期霸榜山姆零食熱度榜第一名,截至去年10月,回購人數已超103萬。[7]
黑松露火腿餅干
圖片來源:怪力食廠
除了餅干,巧克力品類中也有品牌在借用菌菇的高價值。2021年至2023年,諾梵松露巧克力累計銷售超32.8億顆。[8]
諾梵選定松露巧克力賽道是2016年,當時國內巧克力市場還是牛奶巧克力和果仁巧克力的天下,而諾梵松露巧克力憑借獨特的外形和口味殺出了重圍。自松露巧克力誕生后7年,松露巧克力已經成為整個巧克力行業的新增長點,諾梵松露也以70%的占有率成為松露巧克力的品類代名詞。[9]
即便國內也有用菌菇打造出的大單品,但目前中國作為最大的食用菌消費國,消費者仍習慣將菌菇直接食用,速食類產品和深加工產品相對較少。
智研咨詢2023年的報告顯示,未來菌菇產品開發方向應是食用菌休閑食品和速溶食品,產品形態包括各種食用菌類休閑零食、小吃、加工半成品、保健品、膳食補充劑、多糖體飲料等。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國消費者會注重養生,益于健康的食品飲料產品市場前景十分廣闊。[10]
02 超級食物菌菇,品牌怎么講述它的產品“故事”
菌菇普遍被認為是一種超級食物,根據《食品化學》期刊于2018年發表的一篇文獻綜述指出,菌菇富含維生素B、銅、鉀、硒和鋅等礦物質,還有豐富的抗氧化劑。
和所有的超級食物一樣,益于健康是品牌在銷售菌菇產品時的主打賣點。
美國食品行業公司Presence2022年3月發布的健康類別五大新趨勢報告中囊括了菌菇類新品。[11]在全球市場調研公司SPINS發布的2022年美國市場熱門的功能成分和健康領域原料中,菌菇在認知健康類別中以6191869美元的銷售額位于天然強化渠道的Top1,市場增長了21.4%。[12]
“一杯更健康的咖啡”就是Four Sigmatic在開拓菌菇咖啡這個新品類時的主打賣點。
2011年,Four Sigmatic在芬蘭創立,之后總部遷移至美國洛杉磯。當時美國的菌菇消費市場并不成熟,創始人Isokauppila認為很多消費者因為一些歷史原因都有“菌菇恐懼癥(mycophobia)”,他們懷疑菌菇這一品類,甚至認為所有菌菇及其生長環境都有毒。[13]
在這種情況下,零售商不知道將Four Sigmatic的產品分到哪一類,而對品牌而言說服消費者克服對菌菇產品的心理障礙也至關重要。
Isokauppila認為創建一個新的品類有利有弊,但最大的缺點就是你要在市場上為你的產品找一個錨點。[13]
“我們最初以菌菇茶為起點,這也是這些菌菇的傳統用法。但在美國,并沒有濃厚的茶文化。因此,我們轉而將產品定位為咖啡的替代品或升級版,問消費者:‘你喝咖啡但感到緊張或胃灼熱嗎?你會對一種更健康的咖啡感興趣嗎?’這成為了我們的切入點。當推出一個新類別時,與現有的習慣或儀式保持一致,可以幫助消費者更快地理解,而不是引入一些陌生的事物。[13]
目前,這個“更健康”的定位讓Four Sigmatic售出了幾億美元的菌菇產品。[13]
咖啡訂閱服務Atlas Coffee Club的聯合創始人Jordan Rosenacker認為菌菇咖啡將會繼續發展。在他看來,菌菇的適應性成分和消費者的健康趨勢聯系在了一起,加上消費者對健康的重視,菌菇咖啡因社交網絡的存在而加速增長。菌菇咖啡低咖啡因、無咖啡因的特點也會成為他的購買決策因素之一,“總有時候我需要睡覺。”[14]
而菌菇自帶的可持續屬性也能夠助力菌菇產品的增長。加州戴維斯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新鮮的菌菇可持續性研究結果顯示,菌菇是“美國最可持續生產的食物之一”。它可以在沒有陽光的氣候控制環境中生長,與其他作物和畜牧業相比,菌菇的生長所需的水和能源明顯更少。[15]
MUD\WTR咖啡
圖片來源:MUD\WTR
2024年到2030年,歐洲菌菇飲料市場預計將以7%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5]
消費者對植物性、可持續性飲食的興趣日益增加,這些都促進了市場的增長。菌菇作為可持續農業的代表作物,越來越多地被視為一種對基于動物產品的環保替代品。在荷蘭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等國家,這種趨勢尤其強烈,消費者對可持續的關注預計將推動該地區對該地區菌菇飲料的需求。[5]
菌菇咖啡代表品牌Four Sigmatic和MUD\WTR的營銷策略除了強調健康益處,也在著重宣傳產品原材料的有機和可持續。
菌菇飲品增長
圖片來源:Grandview Research
而中國品牌在宣傳菌菇產品時,傳播的是菌菇作為天然食材帶來的高價值感。
Aji推出的黑松露味餅干主打加入云南黑松露,“用料挺講究”,松茸火腿餅干宣傳則是“甄選新鮮松茸”;比比贊的黑松露、松茸火腿蘇打餅干也在宣傳嚴選食材、大方用料,添加新鮮松茸和黑松露;五糧液也推出了竹蓀酒,主打萃取植物精華,在提供濃香口感之余增加植物復合風味。
Aji餅干
圖片來源:Aji食品旗艦店
03 海外菌菇還能怎么玩?還有這些異“菌”突起的可能
擁有超級食物屬性的菌菇有種百搭感,咖啡、茶飲、能量飲料、巧克力、餅干、月餅都能和菌菇組CP碰撞出新火花。
但作為萬能搭子外,菌菇也有變成代糖、肉類的解決方案。
2024年世界植物基創新獎(World Plant-Based Innovation Awards 2024)新增了一個最佳餐飲服務解決方案獎(Best Foodservice Solution),獲獎公司——The Mushroom Meat Co.就和菌菇有關。這是一個想要用功能性菌菇和全植物性成分(全素食或部分素食)替代紅肉的公司,產品主要由蘑菇和植物蛋白制成,使用冷壓種子來增加蛋白質、纖維和其他關鍵營養素。
The Mushroom Meat Co.產品
圖片來源:The Mushroom Meat Co.
用菌菇來做肉的公司,不止這一個。MycoTechnology用豌豆和大米蛋白與菌絲體進行發酵,制成了新的植物蛋白Pure Taste;Emergy Foods用菌菇來做植物肉產品——Meati,是一種類似肉類的產品,它的原材料只需要在大罐中僅用水、糖和養分進行發酵;曾經用農業廢棄物和菌絲體制造天然耐火新材料的公司Ecovative Design,也成立了新公司探索用菌菇生產無動物肉的更多可能性。
除了肉,用菌菇做“糖”也是一個新方向。
2013年成立的食品科技公司Myco Technology對蘑菇的菌絲體或絲狀根部進行發酵工藝研究,生產多用途的功能性成分,目前已獲得Clear Taste和Pure Taste兩項專利,作為苦味阻滯劑和植物蛋白。ClearTaste是由菌菇根部系統中的菌絲體干燥后被擠壓制成的無味粉末,添加到食物中,在舌頭上的味覺感受器檢測到苦味時,能夠阻止大腦發出信號。
MycoTechnology產品
圖片來源:MycoTechnology
這些新產品是真正做到了看起來不像菌菇,吃起來沒有菌菇,但原材料真的是菌菇。
作為只需要少量資源就能茁壯成長的作物,菌菇除了生產過程可持續,本身成本也有進一步壓縮的可能。再加上它還是具備多種營養物質的超級食物,無論和什么產品都能搭一搭。百搭、健康、可持續,這些菌菇的特性這種原材料進入了越來越多品牌的視野。
在菌菇生長的最后階段,子實體需要將孢子釋放到環境中進行繁殖。而現在,孢子正在食品行業中釋放。
參考來源:
[1] 張震宇,食用菌業搶跑海外新賽道,2024年3月5日,農民日報
[2] 揭曉2025年食品飲料風味趨勢!凱愛瑞發布《2025中國風味圖譜》,2025年1月10日,FBIF食品飲料創新
[3] Alex Graça Contato,Mushrooms in innovative food products: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opportunities as meat substitutes, snacks and functional beverages,2025年2月,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4] 飲料品牌Odyssey獲630萬美元融資,攪局能量飲料與功能飲料市場,2023年3月9日,弧面
[5] Mushroom Drinks Market Size, Share & Trends Analysis Report By Product (Mushroom Coffee, Mushroom Tea), By Form (Liquid, Powder), By Distribution Channel, By Region, And Segment Forecasts, 2024 - 2030
[6] 王卓霖,“川妹子”賣房2000萬開創松鮮鮮 靠松茸調味料年銷8億 拿下品類第一,2024年10月15日,天下網商
[7] Yomi Xue ,霸榜山姆零食回購TOP1,松露風味怎么火起來了?,2024年11月11日,Foodaily每日食品
[8] 一樂,諾梵總經理熊位東:松露巧克力累計賣出32.8億顆,我們做對了什么?,2024年8月20日,食品板
[9] 諾梵松露,如何鑄就國巧“增長極”?,2023年5月16日,財經網
[10] 2023年中國食用菌行業全景速覽:深加工代表未來發展方向[圖],2023年7月24日,智研咨詢
[11] 海外蘑菇熱潮來襲,在國內怎樣才能異“菌”突起?,2022年4月27日,FDL數食主張
[12] Tony,熱門原料Top25銷售數據 | 免疫、消化、情緒、內在美等領域增長迅猛,植提橋
[13] Dave Knox,How Four Sigmatic Made Mushrooms A Multi-Billion Dollar Category,2024年11月11日,Forbes
[14] Victoria Turk,The Race to Make Your Coffee Do More and More,2024年9月23日,Wired
[15] Donna Berry,Mushroom innovation expanding,2025年1月21日,Food Business News
本文轉載自FBIF食品飲料創新,作者:Sage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