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食品的全球化征程:從洛杉磯工廠到美國主流市場
Mote莫特 · 2025-03-05 11:08:27 來源:FBIF食品飲料創新 3304
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國內領先的專業速凍食品生產企業之一。公司主要生產涵蓋速凍水餃、湯圓、餛飩、面點、粽子和休閑食品等在內的八大類速凍產品,共有約400個不同品種。其中,灌湯新一代水餃、金牌蝦水餃和大黃米湯圓等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公司現有員工一萬余人,年生產能力已超過90萬噸。
“美國華人三件寶——方便面、老干媽、思念水餃。”
思念,這個華人好感度爆滿的名字,思念祖國,思念親人,思念家的味道。2015年,思念食品正式開始了國際化之路。
說明:本文信息部分參考自出海5年,思念食品美國工廠到底做的怎么樣?(2023年4月10日,凍品信息匯)、“讓世界嘗嘗思念的味道”——思念食品美國建廠(2018年1月3日,中國食品報)
01 起步:從國內領軍到國際野心
思念食品于1997年成立,不久,思念食品便開始在國內速凍食品市場逐步建立自己的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在餃子、湯圓等中式食品領域,思念憑借其豐富的產品類別和優良的品質,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并迅速攀升為行業龍頭。然而,單靠國內市場的增長已不能滿足思念的擴展野心,他們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
2015年,思念食品正式邁出國際化的第一步。他們瞄準了美國市場,認為這里的華人社區和多樣化的飲食文化為中式速凍食品提供了極好的機會。這一步,是思念全球化戰略的開端。
02 收購美國工廠:打破出口壁壘
思念食品美國總部
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并不是一塊容易啃的骨頭。思念食品的出口策略最初受到美國嚴格的進口食品法規限制。按照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規定,思念最具代表性的含肉類產品難以進入美國市場,只能銷售素食產品。要打破這個限制,思念必須另辟蹊徑。
2015年,思念食品在美國洛杉磯查茨沃思(Chatsworth)收購了一家“Nestlé Hot Pockets工廠”(雀巢Hot Pockets工廠)。這座占地2.9萬平方米的工廠是思念食品打破進口壁壘、實現本土化生產的關鍵所在。通過收購這座工廠,思念不但可以繞過進口限制,還可以利用本土生產的優勢,迅速將產品推向美國市場。
03 挑戰重重:美國建廠之路
在美國建廠的想法雖美好,但現實卻充滿挑戰。2015年成功收購了工廠,原本以為當年就可以投產,然而直到2017年11月8日,思念美國工廠才正式投產。兩年多的時間里,思念食品面臨了工廠改造審核、設備改造和人員配置等多重挑戰。
在工廠改造的過程中,圖紙審核就耗費了半年時間,涉及幾十個監管部門、工會和社區等。改造內容包括車間規劃、停車位設置、員工更衣室和餐廳等細節,每項都必須嚴格審查才能通過。此外,USDA(美國農業部)還要在工廠內設立辦公室,以實時監控生產過程。
機械設備的改造也是一個時間消耗大的環節。由于產品需求的特殊性,工廠需要更換所有原有設備,并安裝經過美國認證的新設備。
此外,思念食品需要協調國內員工的調遣,同時在美國招募和培訓當地工人,確保生產線的順利運行。這些挑戰都為思念食品的美國建廠之路增添了不少難度。
思念食品的CEO王鵬表示,美國工廠的投產不僅突破了國內含肉類產品的出口限制,也對公司的出口業務和品牌影響產生了深遠的意義。
這座現代化工廠不僅是中國速凍食品企業在美國設立的首個生產基地,也是思念全球化布局的前哨站。2018年底,工廠終于全面投產,日均產量迅速攀升至100噸。思念美國工廠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僅三年時間,思念在美國本土的銷量就超過了此前十年出口量的總和,并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04 快速崛起:進入主流超市
Chicken Cabbage Dumpling(New)灌湯雞肉白菜水餃
進入美國市場后,思念并未止步于華人超市,迅速轉戰主流市場。2021年,思念的燒麥和小籠包等產品成功進入了美國最大的零售連鎖Costco,以及Vons、Albertsons等主流超市渠道,這一成就不僅讓思念成為首家打入西方主流商超的中國速凍米面品牌,還標志著思念產品正式進入了美國主流消費者的視野。
思念的成功絕非偶然。為了進入主流超市,思念食品聘請了具有廣泛人脈資源的Broker(經紀人)協助推動產品選品和談判,思念食品為此做了大量準備,包括通過SQF認證和Costco Addendum SQF認證,以滿足超市嚴格的質量監管標準。這種“以弱勝強”的策略在面臨巨頭如雀巢、CP正大、日本味之素等國際食品品牌時,顯得尤為重要。通過Broker,思念食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順利進入了多個重量級超市。
尤其是與北美最大亞裔購物網站Weee的合作,進一步鞏固了思念在速凍食品領域的地位。短短幾個月內,思念就成為Weee平臺最大的速凍米面類供應商,單品周銷量超過1000+。這一成績不僅幫助思念擴大了品牌影響力,更表明其產品的市場需求遠超預期。
在華人超市渠道,思念食品的市場占有率超過30%,排名第一。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思念美國工廠計劃在2024年7-8月進行擴產,規模將擴大至之前的兩倍。思念食品在美國市場的成功,充分證明了其全球化戰略的有效性。
05 跨越競爭:面對巨頭的挑戰
美國市場的競爭不僅來自中國同行,更多的是與跨國巨頭的較量。思念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世界500強的食品巨頭,如雀巢、泰國CP正大、日本味之素和韓國CJ等。這些企業在美國市場深耕多年,不僅擁有強大的品牌基礎,還依托各自的財團優勢進行“集團軍作戰”。
雀巢不僅在美國出售咖啡和冰淇淋,其速凍食品系列如Hot Pockets也是美國市場的暢銷單品,年銷售額達到20億美元。思念的美國工廠便是從雀巢手中收購而來,之前該工廠專為生產Hot Pockets服務,產能已被極大利用。
此外,韓國CJ集團在美國建有四家工廠,并投入巨額廣告宣傳,其代言人是NBA洛杉磯湖人隊,代言費用高達2000萬美元。與這些巨頭相比,思念進入美國的時間明顯較晚,錯過了不少市場先機。特別是在水餃、煎餃等品類中,日韓品牌已經占據了消費者心智。
盡管如此,思念采取了靈活的市場策略,避開直接競爭。通過推出燒麥、小籠包等差異化產品,思念成功打入主流超市并獲得消費者認可。這一策略不僅幫助思念擴大了產品線,還讓其能夠在市場巨頭環伺的局面下開辟出一條生存之道。同時在產品包裝和口味上做了本地化調整,比如增加牛肉和雞肉餡的選擇,同時,開發微波食品,降低烹飪難度。這種靈活的市場策略幫助思念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站穩腳跟。
06 未來展望:全球擴展的布局
思念食品的全球化之路并非始于美國。早在2003年,思念便在香港設立分公司,邁出了其全球化布局的第一步。在過去二十年中,思念穩步擴展,目前已出口至50多個國家,并計劃在泰國、澳大利亞、歐洲等地建設或收購工廠,形成從亞洲到美洲的全球產業鏈布局。
自1997年以來,思念食品逐步推進全球化,通過市場定位、供應鏈管理和本地化策略,將速凍食品推廣到世界各地,向海外市場介紹了中國的速凍食品文化。
正如思念的品牌愿景所表達的那樣:讓世界嘗嘗思念的味道。
相關文章:
[1] 企業簡介 - 思念食品-美味怎能不思念(思念官網)
[2] Chinese Dumplings, Made in the USA(2018年1月22日,EASTWESTBANK)
[3] Synear Food Buys Former Hot Pockets Plant in California | Frozen Foods Biz(2015年9月7日,FROZEN FOODBIZ)
[4] 出海5年,思念食品美國工廠到底做的怎么樣?(2023年4月10日,凍品信息匯)
[5] 集齊三大認證一粒思念水餃的全球化征途 - 中國日報網(2020年9月2日,東方網)
[6] “讓世界嘗嘗思念的味道”——思念食品美國建廠(2018年1月3日,中國食品報)
[7] 出海弄潮兒|思念食品:中式面點切入成熟市場縫隙,當做到同價質優、同質價優(2018年1月3日,財經網)
[8] 卷到極致的餐飲供應鏈們,如何卷向東南亞和北美?(2024年6月16日,諦森文傳媒)
本文轉載自FBIF食品飲料創新,作者:Mote莫特 FBIF創始人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