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三大知名茶飲品牌接連關店
夏芒 · 2024-01-20 14:55:19 來源:聯商網 2235
A面是火熱的上市潮,B面是不斷“墜落”的掉隊玩家......
割裂的新式茶飲市場接連迎來噩耗。
1月18日,“新式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發布運營情況公告,宣布將關停旗下子品牌“臺蓋”。
公告顯示,臺蓋尚未創造可觀盈利,公司正在逐步關停門店,未來聚焦于主營品牌“奈雪的茶”。2023年上半年,“臺蓋”錄得門店經營虧損約470萬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合計運營7間“臺蓋”門店,預計2024年將陸續關停。
根據奈雪財報,臺蓋營收已連續3年出現下滑,從2018年至2022年分別為1.56億元、1.85億元、1.53億元、1.41億元和0.83億元。
圖片來源:臺蓋微博
2020年至2022年,臺蓋經營利潤也開始持續收縮,分別為0.24億元、0.19億元和-0.12億元。2022年起,臺蓋由盈轉虧,同年奈雪的茶實現經營利潤4.70億元,同比增長11.8%
從數據表現上看,臺蓋的品牌勢能正在逐年下降。奈雪在公告中強調,雖然關停臺蓋門店預計將為集團帶來人民幣數百萬元的閉店損失,但從長遠角度,此舉將有利于集團控制成本,加強戰略聚焦。
企查查APP顯示,「臺蓋」與「奈雪的茶」同屬于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在成為“棄子”之前,與奈雪同時期創立的它也曾被寄予厚望。
01
2015年,臺蓋在深圳Coco City開設了第一家門店。設立之初,被視為奈雪旗下用來主打加盟的品牌,均價在16元左右,主要定位于中端市場。
既與專注講高端茶飲故事、堅持直營的主品牌形成差異化,相輔相成;也被寄予了奈雪窺視中端價格市場的野心。
圖片來源:臺蓋微博
不過,臺蓋并未像姐妹品牌奈雪的茶那樣拿出一份好成績。2019年,奈雪的茶入選“中國茶飲十大品牌”,門店達327家;同年,臺蓋開放加盟。
彼時,奈雪風頭正盛,與喜茶、樂樂茶并稱“高端茶飲三巨頭”。奈雪創始人彭心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稱“因為我們公司有兩個團隊,那今年(奈雪)確定的目標大概是320家。加上臺蓋一起,現在應該是420家。”
根據這一數據推斷,當時臺蓋僅有近100家門店。
不過新式茶飲廝殺激烈,2021年,臺蓋的門店數量就下滑至63家。《聯商網》查詢臺蓋公眾號發現,2023年8月18日之前,臺蓋陸續仍有新店開出,在此之后其門店數量開始斷崖式下滑。2023年10月7日,臺蓋門店關至35家,剩余門店分別位于深圳、武漢兩地。
2024年1月5日,臺蓋發布推文公示了僅剩下的7家深圳門店。
這與奈雪的一系列變化有關。2022年,在理性消費主導的市場趨勢下,多家高端茶飲宣布告別“30元價位”,開始低價競爭。
「下沉」和「低價」成為行業普遍趨勢。進入2023年,奈雪的價格一再下探。8月,奈雪在全國啟動“周周9.9元,喝奈雪鮮奶茶”活動,滬上阿姨、書亦燒仙草等多家茶飲品牌緊隨其后。
此外,近年來,奈雪陸續投資了樂樂茶、茶乙己等多家茶飲品牌,進行加盟嘗試。
2022年8月,奈雪宣布投資新茶飲品牌「茶乙己」,持有其19.9%的股份。據了解,茶乙己共經營2家直營門店,主打面向全國的加盟模式。
2022年12月5日,奈雪以5.25億元控股樂樂茶。2023年4月24日,樂樂茶宣布放開加盟業務。
2023年7月,奈雪終于宣布放棄直營,踏入加盟之路。至此,無論是價格,還是經營模式,臺蓋都無法與主品牌奈雪形成差異。
如此看來,接連虧損的臺蓋似乎僅剩關停一條道路。
不過對于當下的奈雪而言,它的焦慮不僅來自內憂,還有外患。
02
去年8月,茶百道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今年年初,古茗和蜜雪冰城也相繼赴港上市,三者被視為“新式茶飲第二股”的有力爭奪者。
除此之外,還有甜啦啦、滬上阿姨、霸王別姬、新時沏等多家品牌均流露出上市意向。
2023年,新茶飲行業進入“萬店競爭時代”,品牌們蓄勢待發。但“僧多肉少”是市場發展的常態。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預計,2024年我國新茶飲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720億元,不過增速腰斬,由39.4%降至18.6%。
新茶飲行業的存量時代加速到來,大魚的發展大大擠壓了小魚的生存空間。
不止臺蓋,曾經小有名氣的伏小桃也未能從這場優勝劣汰的生存游戲中幸免。
據紅餐網報道,成立于2017年、巔峰時期曾開出230多家門店的伏小桃已關閉其在杭州、北京的全部門店。
目前,進入“伏小桃點單”小程序,還能點單的門店僅有29家,分別在武漢、成都、長沙、上海、廣州、南京等10多個城市。
與臺蓋一樣,伏小桃同樣處于廝殺激烈的中端價格帶,均價在20元左右。
不同的是,伏小桃早期的日系風格和設計元素曾備受消費者青睞。2017年,伏小桃的首家門店落地南京明瓦廊,彼時它的名字還叫“汴京茶寮”。
當時,獨特的日系元素和高顏值產品使其在茶飲圈迅速走紅,獲得大量關注。
不過由于品牌商標被山寨搶注,2019年,汴京茶寮改名為“伏見桃山”,并注冊相關商標。
但好景不長,改名后的伏見桃山卻因新名稱和日系風格引發爭議,再度更名為“伏小桃”。
經歷一波三折的改名之路后,伏小桃早期積攢的話題度和風格優勢也所剩無幾。
同時在產品創新上,伏小桃也未能找到新的突破口,最受消費者青睞的產品依然是其早期推出的“草莓大福奶茶”“伏見桃山”“草莓長島冰茶”等。
長此以往,伏小桃最終從人人爭相打卡的網紅品牌淪為了“泯然眾人”的過氣明星。
03
卷規模、卷價格、卷下沉......卷出天際的新式茶飲賽道中,有人高歌前進,必定有人黯然離場。
但如此走上下坡路的網紅茶飲品牌并非伏小桃一家,近在眼前的還有成立于2016年的厝內小眷村。
據餐企老板內參報道,它在小紅書、抖音平臺,不少網友發現“頻頻關店”,高峰時期厝內小眷村曾在80多個城市開了近500多家門店,但目前官方小程序上顯示還有55家。
此外,初代網紅奶茶一點點的門店也出現大幅下降。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2月11日,一點點的門店超過4000家。而到了2023年11月2日,一點點門店數僅剩3018家。
昔日熱門奶茶品牌黑瀧堂也被曝出從2022年底的1337家門店減少至2023年底的551家門店,將近一半店面關停。
大魚吃小魚,行業的主動權始終掌握在頭部品牌手里。放大到整個餐飲業看也是如此,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21日,國內餐飲企業注吊銷數量超過126.5萬家,同比至少增加144%。
內卷之下,云蓋關停,伏小桃、厝內小眷村等大面積關店都將給行業帶來更多啟示。
本文轉載自聯商網,撰文:夏芒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