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飄飄漲價,16元的奶茶能否被市場認可?
上上千 · 2025-03-28 14:10:05 來源:聯商網 2938
剛從公司下班的小林站在便利店的貨架前,手中緊握著一杯香飄飄新推出的明前特級龍井輕乳茶。陽光透過玻璃櫥窗灑在奶茶杯上,印著的“16元”標價簽格外刺眼。他皺了皺眉,記憶里香飄飄一直是平價奶茶的代名詞,只需兩三塊錢,就能在冬日里收獲一份溫暖慰藉??扇缃?,這個熟悉的品牌仿佛一夜之間變得陌生起來。
近來香飄飄奶茶漲價的消息,不僅讓小林感到詫異,更是引發了廣泛關注。這款售價16元的明前特級龍井輕乳茶,徹底打破了大眾對香飄飄平價奶茶的固有認知。這一漲價行為,顯然不是簡單的價格調整,背后更折射出行業發展的復雜邏輯,以及企業在當下經濟環境中尋求轉型的艱難探索。
一、轉向非平價路線,“16元奶茶”能否自救?
香飄飄此次漲價的核心產品“明前特級龍井輕乳茶”,強調高端茶葉原料的使用,官方稱每杯含2.9g明前特級龍井,茶葉成本就高達單杯12元。疊加乳制品等其他成本,16元的定價似乎是基于成本的合理溢價。但消費者對此并不買賬,質疑其茶葉用于奶茶是否屬于“大材小用”,認為這更多是一種營銷噱頭,而非完全由成本剛性驅動。
3月27日下午,針對“有消費者誤以為香飄飄全線產品均漲價到16元”一事,香飄飄發布說明稱,香飄飄目前有且僅有明前特級龍井輕乳茶一款產品定價16元一杯,其他產品并未漲價。
回顧香飄飄的發展歷程,曾經它憑借一句“一年賣出3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一圈”的廣告語紅遍大江南北,成為平價奶茶的代名詞,在杯裝沖泡奶茶市場長期占據領先地位,從2008年到2011年,銷量更是從3億多杯激增至10億多杯,風光無限。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香飄飄的發展逐漸陷入困境。
2019年起,香飄飄的營收便開始走下坡路,連續四年下滑,2019-2022年,營收從39.78億元一路降至31.28億元。即便在2023年有所回升,達到36.25億元,但仍未突破2019年的營收水平。2022年,在原材料、人工、運輸等成本不斷上漲的壓力下,香飄飄對沖泡奶茶提價2%-8%,雖說提價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緩解成本壓力,可這也反映出其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乏力。
而此次大幅漲價,試圖通過高端化產品突破傳統“低價”標簽,看似是為了提升品牌形象和毛利率,但背后卻盡顯無奈與激進。從數據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香飄飄扣非凈利潤仍處于虧損狀態,凈利潤增長源于毛利率提升。這種增長方式缺乏可持續性,過度依賴高端化產品提價來拉動利潤率,一旦市場不買賬,后果不堪設想。
香飄飄在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上明顯滯后,在競爭激烈的茶飲市場中,它正逐漸被邊緣化,此次漲價更像是一場豪賭,而非深思熟慮的轉型策略,未來香飄飄能否擺脫困境,實在令人懷疑。
二、從沖泡到現制,香飄飄能打破“平價枷鎖”嗎?
除了引發熱議的漲價行為,香飄飄還積極布局線下門店,試圖在現制茶飲賽道分得一杯羹。
2024年底,香飄飄首家線下奶茶店在杭州西湖銀泰開業,主推輕乳茶,價格區間為9-12元,開業當天便吸引了大量消費者排隊購買,開業當日,股票當日漲超6%。今年3月,香飄飄又在成都春熙路開出第二家實體奶茶店,共推出15款產品,包括單杯定價低至7元的果茶系列以及輕乳茶和夜間特調款。
這種“高低搭配”的產品定價策略,看似是想覆蓋不同消費層級,用高端產品塑造品牌形象,低價現制產品爭奪市場份額,實則凸顯出香飄飄在轉型路上的迷茫與焦慮。
當下沖泡奶茶已不符合現制茶飲主導的消費趨勢,香飄飄雖試圖通過線下店涉足現制領域,但實際產品仍依賴沖泡工藝,與現制茶飲主打的“新鮮現做”的消費體驗存在明顯差距,難以滿足消費者對新鮮感和品質的追求。以喜茶、奈雪的茶為代表的現制茶飲品牌,憑借新鮮水果、優質茶葉等原料,以及現場制作的透明化流程,牢牢抓住了消費者的心。而香飄飄即使開設線下門店,其產品依然無法擺脫傳統沖泡奶茶的影子,很難在現制茶飲市場形成核心競爭力。
雖然香飄飄近年來的綜藝合作、快閃店等營銷投入不斷,但營銷帶來的熱度往往難以持續,一旦熱度消退,消費者是否還會為其產品買單,充滿不確定性。畢竟,消費者最終看重的還是產品本身的品質和口感。
事實上,香飄飄的漲價與轉型策略,更多是在業績壓力下的無奈之舉。從產品結構來看,沖泡奶茶收入占比雖從2023年的58.07%下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58.07%,即飲類占比提升至41.93%,但沖泡類仍依賴下沉市場,在與現制茶飲在一二線城市的競爭中處于劣勢。并且,香飄飄長期被視為“廉價沖泡奶茶”代表,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中根深蒂固,高端化嘗試面臨品牌形象與價格敏感型客群的雙重阻力,消費者對16元定價的爭議,便是對其品牌溢價能力的不信任。
在競爭激烈的茶飲市場中,香飄飄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果不能真正解決產品創新、品質提升以及品牌形象重塑等問題,無論是漲價還是線下布局,都可能只是短暫的“自救”行為,難以支撐其在市場中長久立足。
寫在最后
在整個茶飲行業,現制茶飲正不斷擠壓沖泡市場。高端現制品牌如喜茶、奈雪,通過直營店和產品創新占據消費者心智,下沉市場則被蜜雪冰城(均價7元)壟斷。香飄飄的沖泡產品在便捷性上不及瓶裝即飲,在體驗感上弱于現制,陷入夾縫。
同時,消費者對茶飲的健康化與個性化需求日益凸顯,偏好低糖、天然原料的飲品。香飄飄新品雖強調“特級龍井”和健康化升級,但沖泡工藝與添加劑問題仍可能削弱其競爭力。
香飄飄的漲價與轉型,是在消費趨勢變遷中尋求生存空間的大膽嘗試。但短期來看,市場接受度不確定、渠道沖突、成本控制壓力等風險重重。若消費者不買單,可能進一步拖累市場份額。
長期而言,香飄飄能否打破品牌固有認知,真正抓住健康化、現制化的行業浪潮,實現可持續發展,仍有待時間檢驗。
夕陽的余暉將小林的身影拉得老長,走在下班歸途上的他,香飄飄還在手中。輕抿一口,熟悉的品牌氣息在舌尖散開,思緒也隨之飄遠,往昔那些捧著兩三塊錢香飄飄奶茶,收獲簡單快樂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
可此刻,這份味道卻和記憶大相徑庭。手中這杯奶茶,與其說是飲品,倒更像是承載過往時光的情懷載體,慰藉著他在忙碌生活中疲憊的心靈。
本文轉載自聯商網,撰文:上上千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