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店集體開“超市”,商超的新對手來了?
夢縈 · 2025-02-17 16:40:55 來源:聯商網 8455
近年來,零食賽道競爭呈現白熱化態勢,市場份額趨于飽和,為了適應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不少量販零食品牌開始尋求轉型和升級,跨界開“超市”,成為了新趨勢。
零食開“超市”是門好生意嗎?這一策略將面臨哪些挑戰?傳統商超會被進一步搶奪份額嗎?
01 零食集體開“超市”
據聯商網統計,目前至少有8個零食品牌入局了硬折扣超市,除了來伊份和喜喜零食,其余6個均為量販零食品牌,包括趙一鳴零食、零食有鳴、愛零食、零食優選、萬辰集團、恰貨鋪子,不少零食集合店帶上了“批發超市”的后綴。
2024年6月,零食有鳴公開試水“批發超市”業態,第一家“零食有鳴批發超市”落地成都;同年9月,零食有鳴對外官宣,全面進軍硬折扣全品類批發超市,并于十一黃金周期間同時新開189家“零食有鳴批發超市”;去年12月,零食有鳴宣布,“零食有鳴批發超市”門店數已經突破1000家,而這距離其官宣進軍超市,僅僅過去兩個半月時間。
在商品方面,“零食有鳴批發超市”SKU數超3000+,除包含零食品類,還增加了紙品日化、日用百貨等非品類。選址上,主要以社區、菜市場、農貿市場為主。面積上,批發超市的單店面積為200-400m²,相對量販零食店有所擴大。
今年1月22日,趙一鳴加盟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趙一鳴省錢超市全新上線。
在品類方面,“趙一鳴省錢超市”的商品類目有所升級,多元化場景融合,新增SKU超過400種,涵蓋百貨日化、文具潮玩、雞蛋等多元化產品,全方位滿足消費者需求。
據知情人士透露,去年12月,“趙一鳴省錢超市”就已經在廣州試點運行。而據《聯商網》獲悉,在去年12月底,“趙一鳴省錢超市”就公布了加盟全流程;今年1月10日,趙一鳴省錢超市又公布2025年最新加盟政策。實際上,自“趙一鳴省錢超市”開放加盟以來,已經有多家新店落地。
另外,《聯商網》獨家獲悉,鳴鳴很忙將于2月17日召開最新的品牌發布會,屆時將會有重大消息發布,或涉及“趙一鳴省錢超市”。
去年12月,萬辰集團舉辦了“來優品省錢超市”發布會,公布了“來優品省錢超市”門店模型。
在發布會上,萬辰集團好想來品牌零售合伙人周鵬稱,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省錢”是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共同需求。消費者的需求是回歸產品,而加盟商的需求是“少投多賺、持續盈利”,在這樣的供需及行業現狀下,來優品從人群收入金字塔模型分析得出,山姆、Costco聚焦20%的中產階級生意,而80%的大眾市場仍然存在供給空白,這是一個廣受需要而尚未解決的問題,也是企業機會。
隨后,在今年1月,首家“來優品省錢超市”落地合肥,面積約300m²,SKU數約3000+,增加了酒水凍品、短保烘焙、米面糧油、日化用品、咖啡烤腸、鮮鹵食品等品類。
與此同時,三只松鼠也通過并購愛折扣、愛零食發力量販零食和折扣超市業務。
2024年11月,“愛零食硬折扣超市”業態全面啟航,正式宣布開放全國加盟。去年12月7日,愛零食全國首家硬折扣超市——長沙湘江世紀城店開業。根據規劃,愛零食預計60天內開設200家硬折扣超市,實現全國范圍內的快速布局。
此外,2024年9月,零食優選宣布推出“惠真批發超市”品牌;隨后,在2024年9月底,來伊份全國首家倉儲會員店也在上海市松江區正式營業;去年,恰貨鋪子通過擴充米面糧油等品牌,正式向特價超市轉型。
02 更換賽道原因何在?
自2021年起,量販零食行業發展迅速,成為零售渠道中的熱門業態,不過隨著頭部品牌加速擴張,寡頭割據局面逐步形成。
華福證券研報指出,雖然量販零食增長空間廣闊,但參考便利店業態雖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引入國內市場,但直到2013年之后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可見任何發展中的新興渠道即使長期空間雖大,但占比提升不會一蹴而就,需要時間。
事實上,已經有業內觀察者指出,量販零食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開始有放緩的跡象。
今年1月8日,湖南鳴鳴很忙商業連鎖有限公司發生股權變更,湖南鹽津鋪子控股有限公司從股東中退出,同時將所持有的3.3%股權轉讓給了湖南曉芒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鹽津鋪子此舉引起行業關注,有觀點認為鹽津鋪子對于量販零食渠道的發展規劃有所改變;也有說法認為,撤股是因為目前競爭激烈的量販零食行業充滿了不確定性。
零食行業資深從業者文暉(化名)也向《聯商網》表示,量販零食店跑馬圈地后,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市場紅利期結束,品牌需要尋求突圍進一步發展,也需要通過模型創新尋找下一個增長點。同時,量販零食店更貼近社區,貼近消費者,且形成的量販、低價優勢已經深入人心,對比超市領域可以更好的吸引顧客。
天使灣創投合伙人譚志旺則表示,量販零食店行業在過去兩三年經過了非常快速的開店擴張,主流量販零食店企業的門店數實現了比較大的放大,一方面帶來了行業競爭的加劇,一方面繼續保持快速開店難度越來越大。
他認為,對于量販零食店企業來說,既要提升門店單產水平,也希望保持快速開店的節奏,對于零食店進行品類擴張是行業共識性的邏輯和策略,隨著品類擴張,零食店的品類結構與超市交集越來越大,也就越來越像超市了。
03 跨界“超市”是門好生意嗎?
轉型硬折扣超市,是零食品牌面對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積極求變的結果,本質是開辟新增長曲線。
那么,零食品牌在超市領域有哪些優勢?又將面臨哪些問題呢?
據文暉觀察,進軍折扣超市,零食店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商品體系復雜帶來的運營、供應鏈挑戰;
其次,是由休閑零食擴大到日化、食雜等帶來的產品采購、運營挑戰;
再次,是來自消費者洞察的挑戰,量販零食店對休閑零食之外的消費者購物場景了解不深;
最后,是店型擴大帶來的成本挑戰。新增品類一般占到銷售額的20%,銷售增長有待觀察,但為此帶來的面積擴大、成本壓力是否能消化還是需要觀察。
對此,譚志旺也向《聯商網》表示,量販零食店進入超市領域會對整個線下零售帶來非常大的沖擊和影響,因為量販零食店是線下零售里率先進行折扣化轉型的業態。也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公司,而且體量都不小。
在他看來,量販零食企業基于零食店業態積累了比較成型的組織能力,對于如何低成本運營零售連鎖有不錯的經驗,且積累了一定的規模,在休食品類、水飲品類等方面有商品價格優勢。
同時,譚志旺也指出,當量販零食店轉型超市不斷的擴充品類時,傳統商超大部分還沒有真正進行轉型和調整,因此接下來在部分區域有可能超市會進一步瓦解,如果他們不改變,不做任何調整的話,會很難生存。而量販零食店就有可能成為超市的主流業態,這種沖擊和影響取決于傳統超市是否變革,是否改變,以及量販零食店的學習能力,學習速度有多快。
聯商特約專欄作者、資深零售人孫裕隆則認為,零食折扣的風拐進了折扣超市,任何一個行業在當下及未來一個周期內的中國都很難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擁有未來,況且零食折扣業態本身僅僅是增加了零食購買渠道,并沒有帶來足夠獨特且充分的剛需價值。
孫裕隆進一步指明,按照目前國內消費市場的成長速度,零食折扣本身要實現長期性存活,還有非常大的距離,而事實上越是出現對傳統業態進行群體性挑戰的狀態時,也越能夠驗證超市業態本身的存在性價值,而這個過程中如果挑戰者本身并不能提供足夠突出的顧客價值取代,挑戰者就會不斷陷入被動應對的局面,這里有一個客觀事實是,不是所有的規模都可以成為價值重塑的機會,除非能夠成為大眾的生活必需。
寫在最后
如今,零食品牌正在加速下沉到低線市場,以零食業務為切入點,向生活配套業態滲透,進而挖掘社區零售布局,積極探索發展機會,不斷尋求市場增量。
硬折扣超市是一個比量販零食更“大”的生意,有著更多機遇與市場空間。盡管零食品牌在超市領域面臨諸多挑戰,但卻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嘗試,各品牌能否在這個領域取得成功,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本文轉載自聯商網,撰文:夢縈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