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漲價,9.9打不下去了?
文一 · 2025-02-27 09:43:22 來源:聯商網? 3236
瑞幸正在通過“告別”價格戰的方式,來實現利潤的企穩止跌。
近日,瑞幸咖啡發布2024年財報顯示,全年營收344.75億元,同比增長38.4%;稅前利潤為36.94億元,同比增長18.89%;GAAP(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營業利潤率為10.3%;門店總數達到22340家,同比增長37.5%。
而對比此前三年(2021年—2023年),瑞幸咖啡的營收增幅均在60%以上,稅前凈利潤增幅更是達100%以上。不過在逐步“告別”價格戰之下,2024年瑞幸咖啡同店銷售增長率下滑幅度不斷收窄,利潤空間得到一定修復。
目前,國內咖啡市場依然分化明顯:一方面是本土咖啡品牌瘋狂進行市場擴張;另一方面,老牌咖啡品牌正計劃出售中國業務。作為昔日入華巨頭的星巴克中國,客單價連續8個季度同比下滑后,母公司開始考慮出售中國業務股權。
但就瑞幸咖啡而言,在今年年初就已經開始悄然漲價,多款咖啡普遍上漲3元。瑞幸生椰咖啡的面價已由之前的29元上調至32元,標準美式從23元漲到了26元。9.9專區的款式數量也在縮水。
與其追求規模的虛胖,瑞幸如今更在乎健康的增長。但大象轉身背后,瑞幸咖啡依然面臨重重挑戰。
01 瑞幸正在“告別”價格戰
瑞幸咖啡大打價格戰始于2023年2月,始作俑者是“野蠻人”庫迪咖啡。
彼時,庫迪咖啡宣布旗下70多款產品開啟9.9元促銷,后面又把價格下探到了6.9元,迅速打開市場。在年中,瑞幸咖啡以“萬店同慶”為由,全面開啟與庫迪等品牌的價格戰。
據《聯商網》不完全統計,大打價格戰期間,瑞幸咖啡“每周9.9”活動至少有20款咖啡飲品參與,涵蓋拿鐵、美式等基礎款,以及生椰拿鐵、絲絨拿鐵等爆款,和一些季節限定、特色口味的咖啡飲品。
而截至目前,瑞幸咖啡“每周9.9”專區僅剩下8款產品,其中大部分被茶飲代替,不少款咖啡提價后來到了12.9元的門檻。
實際上,瑞幸咖啡大打價格戰的原因,一是用戶教育,二是市場擴張。中國咖啡市場仍處于普及階段,瑞幸通過9.9元活動降低消費門檻,吸引原本不喝咖啡的消費者嘗試,從而培養用戶習慣。
而9.9元咖啡吸引了大量原本消費頻次較低或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使得瑞幸咖啡市場份額快速提升。在大打價格戰的第一年,瑞幸咖啡全年凈新開門店8034家,門店數量與2022年末同比增長97.8%,中國市場的總銷售額也首次超越星巴克中國。
2024年,瑞幸咖啡月均交易用戶數達7180萬,同比增長48.5%,全年新增客戶超1億,累計客戶數近3.34億。在瑞幸咖啡門店構成中,聯營門店占比達35%,主要集中在下沉市場,背后離不開價格戰的推動和滲透。
不過,價格戰帶來的負面影響正在顯現。瑞幸咖啡的產品價格降低,但成本卻難以同步下降。數據顯示,瑞幸自2023年二季度利潤率達到18.9%的巔峰后,而后持續下跌。
《聯商網》觀察發現,作為衡量店鋪運營效率的關鍵指標,瑞幸咖啡同店銷售增長率仍有待改善。從全年來看,瑞幸咖啡直營門店同店銷售增長率從2023年的21.0%下降至2024年的-16.7%。
瑞幸咖啡發布的2024年財報顯示,2024年1-4季度,其直營門店同店銷售增長率分別-20.3%、-20.9%、-13.1%和-3%,其中在12月實現單月轉正。
2024年瑞幸咖啡同店銷售增長率下滑幅度的收窄,說明通過縮減價格戰活動,利潤空間得到一定修復。但從年度同比來看,瑞幸咖啡也賣不動了。
從市場環境來看,原材料價格正在不斷上漲。2024年以來,咖啡豆價格(如阿拉比卡期貨)飆升70%以上,疊加租金、配送等運營成本上升,給企業經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瑞幸這一波漲價可能是因為成本上升,階段性退出價格戰。不過,瑞幸整個供應鏈已經非常成熟,有一定的議價能力。
而原材料價格上漲也傳導到其他企業,此前雀巢公司表示,計劃繼續上調價格并減少包裝容量,以此來減輕咖啡豆成本上升對盈利帶來的壓力。
《聯商網》注意到,2024年第四季度,在成本增加一項中,瑞幸咖啡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長9.6%,但門店租金和其他運營成本同比增長39.4%,配送費用成本同比增長79.4%。
可以看出,雖然原材料價格上漲,但隨著門店規模不斷擴張,瑞幸咖啡的租金、配送等運營成本的漲幅更大。
資深零售人士王軍認為,瑞幸咖啡需要通過提價緩解壓力,修復財報基本面。但是為了維持市場份額,其仍然會通過低價策略鞏固用戶基礎,再逐步縮減優惠范圍。
在最新業績電話會上,瑞幸咖啡董事長兼CEO郭謹一表示:“當前咖啡豆價格上漲的影響是可控的,而9.9咖啡促銷活動將持續為客戶提供。”
02 海外是“新增長點”嗎?
雖然瑞幸咖啡正在告別“9.9”價格戰,但市場的激烈競爭程度,競爭對手的“狂咬”,很難讓其放下戒備。
庫迪咖啡定下的開店目標是2025年底實現門店總數5萬家。
在店型方面,庫迪咖啡也在通過更為靈活的方式不斷探索便捷店、店中店等,這些模型占地面積更小、投資門檻更低,更容易擴張。
就在2月13日,庫迪咖啡宣布推出新業態——便利店。庫迪咖啡方面表示,此次升級目的在于更貼合客戶場景需求,并最大程度提高門店效能,增加門店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成立以來,庫迪咖啡的打法頗為“聚焦”,緊貼瑞幸咖啡進行低門檻擴張,通過低價策略阻擊瑞幸,甚至推出了6.9元咖啡價格戰產品。
有一種說法是:“瑞幸緊貼星巴克,庫迪緊貼瑞幸,幸運咖緊貼庫迪,不遠處還‘貓著’一個霸王茶姬”。雖然較為夸張,但是也反映出了市場的激烈程度。
而從極海品牌監測數據來看,截至2024年7月31日,庫迪接近80%的門店與瑞幸距離不足500米。
國內市場內卷嚴重,瑞幸咖啡把目光轉向了海外。
2024年,瑞幸咖啡加速出海計劃。截至2024年底,瑞幸咖啡在新加坡開出了51家門店。2024年12月,瑞幸在中國香港同開5店,覆蓋港島、九龍、新界的核心商業區。上個月,瑞幸首次采用特許經營模式正式進入馬來西亞市場,開設首批2家門店,這也是瑞幸咖啡首次進入新加坡以外的國際市場。
郭瑾一曾說:“在世界咖啡市場,中國是撿錢的市場,海外是搶錢的市場。”可以說,海外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遠超國內。
有業內人士表示,瑞幸咖啡出海不會沿襲國內價格戰和快速擴張的思路,也不會謀求快速干掉當地品牌,而是偏好謹慎擴張,未來與多個品牌長期共存、力求確立品牌心智。
不過,瑞幸咖啡在新加坡開出的51家門店,目前尚未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海方面,庫迪咖啡也是緊隨其后。數據顯示,目前庫迪咖啡已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印尼、迪拜等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開設業務,海外門店總數超過2000家。
不過,在門店規模、供應鏈難以放大協同效應的情況,連鎖咖啡品牌出海也困難重重。2024年,庫迪咖啡關閉了其在韓國的所有門店,原因在于市場競爭激烈、品牌本土化不足、運營模式水土不服。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不能在成本結構、消費體驗上建立新的優勢,咖啡連鎖品牌的出海之路仍將舉步維艱。
整體來看,瑞幸的價格戰本質上是“以規模換市場”的戰略選擇,通過短期利潤犧牲換取長期市場份額和用戶忠誠度。但正如開頭所說,與其規模的虛胖,瑞幸如今更在乎健康的增長。
未來,如何在價格與價值之間找到平衡,將是瑞幸咖啡面臨的核心挑戰。但從眼下來看,在相當一段的時間,瑞幸咖啡的價格門檻或由9.9元提升到12.9元上。
而3元的價差,抑或不斷攪動著本就激烈的市場競爭格局。
本文轉載自聯商網,撰文:文一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