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消費零售行業八大預測
房煜、李云瑤等 · 2025-01-14 09:09:15 來源:消研所 1360
在國產平替之風越來越盛行的時候,該不該繼續打造品牌,如何打造品牌?
辭舊迎新之際,各地寺廟里的許愿池此刻應該又熱鬧起來了。
希望預知未來,并許下美好心愿,是人類在明知未來不可知,仍舊堅持的一種執念。在商業世界里,大家亦不能免俗。每到歲末年初,大家盤點過去,規劃未來,也是規定動作。對于消費零售行業來說,2025年確實值得期待。
回顧2024年,可以說是信息豐富乃至甚至有些混亂的一年。在電商的世界里,各大平臺紛紛調整準星,重新審視平臺策略,反內卷逐漸成為行業共識,網紅主播甚至被動的迎來了“大清算”。而在實體零售的市場,反對絕對的低價,強調回歸品質成為行業反思的主流。與此同時,對于的品牌的認知也開始出現分化,一方面是部分走流量路線的品牌轟然倒下,成為時代的棄子。另一方面具備高性價比的品牌和能夠獲得信任投票的零售渠道品牌,開始成為行業標桿。在國產平替之風越來越盛行的時候,該不該繼續打造品牌,如何打造品牌?成為很多企業在2025年必須交出的答卷。
2025年已經到來,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我們仍舊努力給出我們對未來的思考,推出八大預測。哪怕答案是錯的,我們仍舊相信,積極探索總是有益的。
——鈦媒體消費組
預測一:
中產擠爆一折特賣場,“消費下水道”浮出水面
正在重新扁平的中國消費市場,折扣消費的“土壤”變得肥沃,消費者認知在提升,更多模式創新和探索相繼出現。今年以來,“幾百塊錢買MK”,“二三折買Sandro“的特賣活動信息層出不窮,這些特賣會具有折扣力度更低、短周期、區域性小規模出貨的特點,且地點一般在交通便利的主城區,中產白領午休時間下樓就能買到三折以下的高端品牌商品。這個從折扣零售行業誕生出的“新物種“,不是流動的奧萊或線下版本的唯品會,而是具備連鎖化、品牌化、且帶有一定引領性的新一代特賣品牌。
這其中,OPENRACK開時閃、尚列、奧萊佳等是行業中的新興力量代表,以「開時閃」為例,成立兩年已經開到全國8個城市,合作過的品牌包含奢牌到設計師品牌再到商業品牌,發展速度驚人。成熟的時尚消費市場是從”正價”到”奧萊”,再到”特賣“”的鏈路,特賣是“最后一個下水道“,消費力減弱的時候,下水道逐漸開始浮現,更多特賣品牌的出現,標志著中國零售市場的成熟化。
被中產擠爆的特賣會,是否能長出下一個零售巨頭?
預測二:
情緒帶貨再創奇跡,內容和電商緊密結合
鈦媒體曾經在2024年雙十一的回顧文章中提到,也許人們會很快忘記2024年雙十一的銷售數字,但是回憶2024年一定會記得“八個瑞士卷”和“麥麥熏雞”兩個網絡熱梗。以前是娛樂歸娛樂,消費歸消費。但是在2024年,麥麥熏雞讓賣熏雞的網店銷售額增長百倍,甚至于最后把KFC都拉下了水。而山姆會員店的瑞士卷則直接賣斷了貨。
預測三:
物流行業并購整合再出大案,國家隊持續入場
2024年12月10日,上海市政府發文,鼓勵物流類上市公司,開展同行業、上下游并購和吸收合并,尋求第二增長曲線開展跨行業并購。這一政策耐人詢問。事實上,國家提出要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就意味著物流行業的并購整合必然成為未來幾年的主題。物流行業是以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為基礎的行業。近年來已經發生不少業界矚目的大并購案。早在2022年,京東物流就耗費近90億元完成德邦控股的股本交易。2024年同樣是12月,京東物流透過子公司購買跨越速運合共約36.43%的股本權益,總對價不超過約64.84億元,收購完成后京東物流將實現對跨越速運100%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德邦物流還是跨越速運都非泛泛之輩,德邦物流曾經常年是民營零擔物流龍頭企業,跨越速運也算華南地區貨運市場大黑馬,甚至曾經被拿來和剛起步的順豐做比較。為什么這些諸侯都最終選擇賣身?一個大背景是,近年來伴隨著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少國家隊資本紛紛入場投資。其他消費行業經常會陷入做大還是做強的爭論。但是物流行業絕對是追求“又大又強”。同時國家層面也在促成”大型現代化物流集團”的誕生,標志事件是2021年成立的中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物流行業進入服務質量和綜合實力的比拼階段。在此背景下,預測2025年物流行業的整合并購大案會繼續上演,國資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預測四:
服飾賽道新貴年年換,機會都在”細分“中
中產新貴年年換,服飾賽道領域玩家層出不窮,在戶外運動不可逆潮流之下,運動休閑化的融合趨勢愈發明顯,小眾細分品類開始“異軍突起”,成為消費市場潛力來源。一方面On跑、hoka等海外新銳品牌開始進入高速成長期,另一方面更細分的“垂直玩家“們也開始在中國市場尋找機會。
有意思的是,當細分品牌顯示出泛大眾主流的潛質,中產心頭好就會自覺地換到下一個更小眾的品牌:當從瑜伽褲品類崛起的lululemon在抖音擁抱更廣泛受眾時,更細分的「男版lulu」Vuori已經在上海嘉里中心開出門店,號稱「辣妹版lulu」的Alo Yoga也已經蓄勢待發排隊進入中國;同樣的,當新銳運動品牌HOKA實現20億美元營收目標,更小眾的越野跑鞋norda也快速來到中國和滔搏握手聯合;當始祖鳥接近”過火“,一部分“穿膩了鳥”的消費者又悄悄轉移到日系高端戶外運動Goldwin的懷抱。
對于中國品牌來說,如何接住浪潮在細分中尋找機會,是未來最核心的命題之一。可以看到的是,很多國內細分品牌也已經拿到“小山頭”成績,上一代休閑內衣品牌Oysho關閉天貓店時,國內新一代基本款蕉內、Ubras、aaad們已經站穩腳跟;女性運動服飾品牌MAIA ACTIVE被安踏收購,兒童運動品牌onmygame被江南布衣收購;把羊毛產品做出特點的生活運動品牌「Outopia」和由本土跑者創建的跑步服飾品牌「NEDAO內道」都擁有了不錯的口碑。安踏徐陽公開講過要把安踏越做越小,連HOKA 母公司的CEO都表示,現在是在中國發展一個小品牌的好時機。
預測五:
戶外市場高端與平替共舞,更多新興戶外運動品牌將走進大眾視野
隨著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理念的深入,戶外運動逐漸成為人們追求健康、釋放壓力的重要方式。戶外運動品牌市場將持續擴大,高端與平替并行加速戶外運動市場分化。消費者對戶外運動裝備在功能性、舒適度及時尚感方面要求的在不斷提升。高端市場日益受到高收入消費群體的青睞,他們追求高品質、高性能的裝備。與此同時,平替品牌的親民價格成為核心競爭力,高性價比產品的打造也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預測六:
百貨購物中心行業理性體驗并重,特色差異化引領高品質消費潮流
消費者在百貨類商場(含百貨與購物中心類)的消費習慣正逐漸轉變為理性與體驗并重,除了個性化和社交化的追求外,寵物友好的理念也逐漸深入人心。谷子店、寵物友好等成為吸引顧客的新亮點和核心競爭力所在。在商場紛紛瞄準了這些細分領域,通過引入這些特色店鋪和品牌,為商場注入了新鮮血液。
隨著消費者購物偏好的不斷變遷,預測2025年的百貨商場也會迎來“爆改”。發展趨勢將著重于特色化與差異化的深度改造,旨在通過整合多元化的功能與創新型業態,不斷推進體驗式商業的升級。同時,商場將強化社區化運營模式,凸顯其本地化特色。在輕資產運營模式的助力下,結合數字化轉型的浪潮,商場將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的步伐,充分利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推薦與精準營銷服務。這一系列變革將共同塑造一個集購物、休閑、娛樂、文化與體育功能于一身的、全方位、便捷且高度個性化的高品質消費場所。
預測七:
寵物經濟繼續火爆,貓經濟打開年輕人錢包
2024年年底,一直把生日蛋糕賣給人類的好利來忍不住推出了推出了寵物烘培品牌Holilan Pat(雖然被養寵人吐槽是智商稅)。這一年的雙11數據則顯示,很多養貓人開始消費200元單價的貓砂,而保險公司也終于意識到寵物保險已經是確定的增長點了,目前國內有寵物保險三十余種。而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離開盒馬后,更是選擇了寵物新零售作為自己的下一個出口。
種種跡象表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上了“窮養自己,富養貓咪”的道路。鄰國日本早已有“貓經濟”一說。事實上,今天的寵物經濟已經很難用“孤獨經濟“之類的舊詞去解釋,不少養寵家庭兒女雙全。貓貓帶娃,貓咪監督寫作業的視頻網上比比皆是。養寵具備了獨立的生活意義,而不是去填補什么。而在供給側,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寵物對于現代城市人的重要性,開始從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介入寵物產業鏈。預測2025年,寵物消費的規模會再創新高,寵物產業鏈的內容會更為豐富立體。
預測八:
新茶飲行業終于實現集體上市,咖啡格局依舊
在古茗拿到了上市許可之后,蜜雪冰城以及滬上阿姨,甚至是霸王茶姬和茶顏悅色的上市,或許都不再是懸念。但這對于持續內卷的新茶飲行業來說,不過是激烈競爭中的短暫煙火。等待所有品牌的,則是如何在愈演愈烈的價格戰和同質化競爭中,尋找到真正的解題思路。便宜不會是最終解,即便是對于蜜雪冰城這樣的低價霸主來說,低價也僅僅是龐雜的產品架構中的一個結果而已。同時,高端化路線并非死胡同。在同質化如此嚴重的今天,誰能夠在自己的舒適區中,抓住差異化的壁壘,或許將成為破局的關鍵。
預測2025年,會有更多的新茶飲企業實現IPO夢。
本文轉載自消研所,作者:房煜、李云瑤、趙晨含、謝璇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