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店拿下紅海區域TOP1!“雞火鍋”品類展現新動向
大龍 · 2023-12-11 16:57:07 來源:火鍋餐見 3764
1、雞窩火鍋掀起了一波吃雞熱。
2、火鍋店吃雞還能玩出什么花活!
3、火鍋店推雞肉產品的本質是什么?
多店拿下紅海區域TOP1,雞火鍋品類展現新動向
在家家都在推牛肉之時,雞肉火鍋正在迎來新的高光時刻。
12月初,抖音生活服務發布了《2023火鍋品類數據報告》,其中,地鍋雞火鍋訂單同比增長256%,椰子雞火鍋訂單同比增長173%。而地鍋雞火鍋還超過牛羊肉火鍋,成為增長最快的火鍋品類TOP1。此外,男女對地鍋雞火鍋的喜愛比例持平。
可以說,雞肉火鍋是有料火鍋的有生力量,然而花式吃雞的風向不斷變化。今年年初,華東多地的燒雞公一騎絕塵,年末,火鍋餐見發現,各地花式吃雞又流行起來。
比如在鄭州,一家名叫刀客多的吃雞店卷起了一波吃雞熱潮, 兩家門店占據了鄭州熱門區域鄭東新區、金水區熱門榜前列。該品牌首店在7月試營業時,一個月就賣掉了3000+只雞。
這家主打廣東本地雞窩火鍋的門店,也把“雞窩”的叫法讓大眾熟知。簡言之雞窩火鍋原本是柴火燉雞,先吃肉再喝湯,后用雞湯涮菜。
像刀客多還提出了5步快速吃雞,第一步選雞,有4種雞肉可選:文昌走地雞158元/只、海南文昌雞178元/只、清遠神雞238/只、廣東扇雞258元/半只,另外如需做成雞架每份20元。
第二部搭野生五指毛桃雞煲湯底,接下來的吃法是配蘸水、點涮品、蔬菜。
對于幾種雞肉菜品,該店還在菜單上做了“信息公示”,對產地、生長天數、口感,吃法搭配等做了介紹。并且,一些雞肉品類還是“國家地理認證標識雞”。
雞肉的吃法也很講究,在鍋中涮燙30秒后,搭配姜蓉蘸料,很多網友評價雞肉的脆滑鮮爽與蘸料相得益彰,吃完雞肉再喝雞湯,十分滿足。
除了雞肉涮鍋,刀客多還推出了用籮筐擺盤呈現的風生水起撈雞,則是把蘿卜洋蔥等10個輔料進行調制。此外,在雞湯里下手工小餛飩也很受網友歡迎。
放眼國內市場,產品品質升級、產品玩法的多樣,讓“吃雞”這件事更加火出圈。
在雞窩火鍋較為流行的杭州,一家名叫一席地的杭幫雞火鍋,則是把雞窩火鍋的售賣方式進行了優化,推出了榴蓮雞窩套餐、烏雞雞窩套餐,以及霸王別雞套餐,均是以雞窩有料鍋底作為基礎,再配以涮菜進行組合,價格均為215元。
原本作為廣東地方美食的生蠔雞煲,在廣州拿下多個熱門榜單,這種海陸結合的吃法逐步為挖掘,紛紛主打現開生蠔+清遠雞、文昌雞等,這種鮮上加鮮的吃法,在廣東圈粉無數。
在一眾重慶火鍋,或以牛肉羊肉大單品為主的紅海領域,雞肉是如何殺出重圍的?
- 普適性強,無論南北、各年齡層,雞肉產品的接受度高。
- 地方性飲食文化、習慣影響,鳳爪、雞雜等都涌現出地域特色菜品。
總結來看,雞肉一直都有爆品的基因,加上食材的普適性,甚至一些還包括一些健康屬性等,都讓雞肉及相關產品廣受歡迎。
雞肉產品在火鍋中的創新
在雞肉早已大眾化、產品標準化的當下,在火鍋領域雞肉產品仍在不斷迭代、做差異,畢竟不能只做一只平凡的“雞”。
火鍋餐見總結出,雞肉及相關產品的4種創新方式。
1、雞肉好吃,火鍋湯底得有點料
最近,大龍燚火鍋推出暖冬新品——黑蒜雞湯鍋底,除了鮮雞慢熬4小時的雞湯外,還加入了發酵100天左右的獨頭蒜,不僅沒有辛辣生蒜味,這一“黑暗”食材的加入,還讓湯底更加濃郁鮮甜。
光在湯底創新還沒完,大龍燚還給出了3種吃法,開鍋后煮10分鐘,黑蒜與湯融合后先喝湯;將最適合搭配的蝦滑、肥牛、烏魚片等食材;加入大米、時蔬、海鮮熬成粥底火鍋。
對于黑蒜入湯,很多網友評論稱,湯底更加鮮爽,健康感十足。
在火鍋餐見看來,無論是雞湯,還是一度爆火的豬肚雞有料火鍋,喝湯吃雞肉的雙重嘗鮮方式已經根植于大眾內心,而大龍燚在湯底上設計新的“爆點”黑蒜,不僅讓湯底風味形成差異,也容易產生新的嘗鮮記憶點。
2、給雞肉變個色,打造觀感、味型差異化
給點顏色就出片,也能體現在雞肉上。
不久前,熊喵來了推出的青花椒雞滑肉,就是將雞肉與青花椒進行了結合,并用青花椒進行了點綴。原本微黃甚至發白的雞肉,也能帶有淡綠色。這款新品也很快成為了推薦菜。
把雞肉“換裝”其實有3個產品表達:
·顏色重新定義,視覺感官就跟普通雞肉有了區隔。
·藤椒雞片有了特定的風味,藤椒也是近些年增長較快的味型。
·片狀可以做擺盤應用,菜品的價值也能提升。
除了推新、宣發加持,一款雞肉新品也能成為門店的一款高性價比爆品。
3、創造“雞肉+”帶來風味疊加
無論是各地的大盤雞,還是雞煲,雞肉十分具備百搭屬性。
重慶的曉彭肥腸雞主打的就是雞肉+肥腸的組合,該連鎖品牌還登上了必吃榜。
火鍋餐見了解了一下其菜單,拿肥腸雞小鍋來說,售價128元/份,包含了肥腸、雞肉、土豆、芋兒、蘿卜、海帶、面塊,肉食+蔬菜+主食的組合,更是體現出了性價比。此外,在這一此基礎風味上,他們還創新出了金湯風味。
再如廣州、湛江、珠海等地流行的雞肉+生蠔,都是采用雞肉+爆款品類的公式,背后其實是給顧客多一種選擇性。
4、主打細分,郡肝、掌中寶接連流行
雞肉及相關產品也有從爆款到經典的過程。以往很多火鍋店流行小郡肝,此前掌中寶又成為新一輪的爆品。
比如素芬掌中寶串串研究所,掌中寶、郡肝均是門店招牌。
而開出眾多連鎖門店的九街淑芬掌中寶串串公司,推出諸如麻辣、孜然、蒜香、泡椒等多種掌中寶產品。把這一細分品類做到了極致。
這些品牌都有一個共性,掌中寶不僅是門店爆款,還將普通串串門店的產品多樣性進行了融合。
總結來說,雞肉火鍋的產品創新,首先是品質的區隔,不外乎品種地域背書+養殖方式的不同+非遺工藝的鹵制等。
第二種是應用方式的創新,比如熊喵來了的青花椒雞滑肉,在味道與觀感上進行BUFF疊加。
最后是老品新做,像是杉姐老火鍋,此前推出的一整只鹵雞,還打出了“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的口號。
一只不甘平庸的“雞”,最終還能影響門店收益
雞肉產品不僅能在口味上多變,其實它還有一個功能——平衡毛利的“端水高手”。
如前文所說,雞肉產品具備普適性、男女喜好比例相同等市場特點。大眾化帶來了產品紅利的同時,雞肉品質的升級、差異化塑造等,讓雞肉有了更多調節整體菜品綜合毛利的空間。
像是大龍燚創意推出的雞湯鍋,不單是為了差異化,背后也有平衡牛油鍋的毛利、讓門店營收增長的訴求。某種程度上,廣東的生蠔雞煲也是讓雞肉平衡整體食材的成本。
從另外一個層面講,大眾印象中的低價值不一定是低價格,只要是產品設計的突出,賣點突顯,雞肉產品勢必有較高的溢價。
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通過雞肉去改善綜合毛利,雞肉產品的點單率要在50%以上,銷量上去才有可能影響綜合毛利。
本文轉載自火鍋餐見;作者:大龍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