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火鍋十大事紀:有人風光上市,有人倒閉離場…
田果 · 2023-12-23 16:17:28 來源:火鍋餐見 3487
過去的2023年,堪稱整個餐飲行業最難的一年:
開店潮與倒閉潮并存,一批批創業難民鎩羽而歸;
海底撈炸裂動作不斷,以連環組合拳霸占熱搜;
一批批被忽視的小火鍋,在新形勢下迎來春天……
在此,火鍋餐見盤點出了“2023火鍋行業十大事紀”,希望通過這些大事件窺探2023年火鍋行業的全貌。
海底撈成“卷王”給我們了一條抗焦慮的思路
海底撈
- 5月,0元“冰封玫瑰”爆火,網友直呼太浪漫;
- 7月,推出免費大巴車,到演唱會門口搶人;
- 8月,進夜市擺攤、第一家“美發店”營業、上海露營店開業;
- 9月,首家牛肉工坊落地,副牌嗨撈火鍋上線;
- 10月,在西安開出第一家校園店、在連云港推出專線公交車;
- 11月,海鮮工坊登陸青島、羊肉工坊登陸天津;
- 12月,海底撈首次開進呼和浩特的一家洗浴中心。
海底撈“整活”整得越頻繁,其實背后反映的是環境越艱難。焦慮的餐飲人,卷完產品卷服務,卷完服務再卷場景,既停不下來,也不敢忤逆潮流。
不難發現,海底撈探索的新模式都是越來越小、越來越靈活、越來越有針對性。這種模式,品類更聚焦、定位更精準、成本更低,而且顧客需求能被非常快捷、直接地滿足。
對于數以萬計的餐飲營業者而言,不是要對海底撈的動作生搬硬套,畢竟體制、理念、規模不同,而是要學習它的生存戰略和向下探索的勇氣。
在全國“泛濫”的冒烤鴨 半天妖曾為它改名
10月份,半天妖烤魚改名“半天妖烤魚·冒烤鴨”事件,被狠狠關注了一波。
冒烤鴨
花鹽街等川菜館、“魚你在一起”這樣的酸菜魚店、文立新和冒鮮之類的麻辣燙店,乃至螺螄粉店,但凡是沾得上邊的,都要蹭蹭冒烤鴨的熱度;
蛙來噠、大龍燚兩個火鍋品牌也做起了冒烤鴨外賣,麻六記更是next level,賣冒烤鴨預制菜......
小紅書上有7萬+篇關于冒烤鴨的筆記,抖音話題已破21億次播放,在微博也是熱搜常客。
從大單品角度,冒烤鴨無疑是今年勢頭強生的品類,但是單品品類的結局,就是未來有一天,市場和消費者對這些沒有差異化的菜品會變得疲勞,面對大街小巷的冒烤鴨,人們會少很多新鮮感。
同時信息差可以吊打一切實力,當你在社交平臺上、或從別人口中得到某個項目爆火的時候,你再跟,掙錢就變得很困難,因為信息差在消失。
網紅屬性更強的冒烤鴨,能否從網紅變為長紅,也需要時間維度去驗證。
鍋圈港股上市 讓排隊的“衣食住”IPO企業看到曙光
鍋圈在香港敲鑼了
這家以食品為主業,采用連鎖模式的供應鏈公司,成功登陸港股。這對于大A股那些屢屢碰壁的“衣食住”準IPO企業,以及那些走連鎖模式試圖登陸資本市場的公司來說,無疑是看到了新的曙光。
為什么這么說?
從2023年4月3日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到11月2日敲鑼,鍋圈的上市之路走了7個月。
而在此期間,A股中同類行業中眾多IPO企業,幾乎沒有一個成功的案例。眾多“衣食住”企業紛紛鎩羽而歸。同時,老娘舅、鄉村基、阿寬食品、中喬體育、東呈酒店集團、蜜雪冰城等仍在漫長的排隊中。
這里的原因,大家多少都有一些耳聞。在主板注冊制落地之前(2023年2月),2023年初就有主板IPO紅綠燈窗口指導意見流出。
某種程度上講,鍋圈在香港的鑼鼓聲,將是諸多企業由A轉港的沖鋒號。
3.37萬家火鍋陣亡 我看到了餐飲回歸趨勢
火鍋相關企業累計注銷吊銷3.37萬家。
其中,倒閉重災區是:創新新手小白、網紅火鍋餐廳、老牌火鍋等。上半年一窩峰開燒烤店,下半年一窩蜂開火鍋店,誰賺錢了,賣二手設備的賺錢了。
數據背后,是無數正在掙扎求存的餐飲人的真實寫照。而臨近年關,不少餐飲人又面臨著貸款償還、員工工資、新租約合同、季節性生意下滑等諸多問題,關店還是堅持開,又是一個新的選擇。
2023年的餐飲確實不好做,請放心,2024一定會更難!
最近很多同行朋友都比較焦慮,如何解決?有業內人士認為,餐飲經營得回歸本質,回歸常識,回歸顧客,才能避免陷入流量焦慮,價格戰的陷阱。
很多餐飲店之所以會死,不是被同行打敗,而是被顧客所拋棄。所以,不要去關注競爭對手又放了什么低價,又做了什么流量,而應該回歸到關注顧客身上。
一、好吃顧客才會來。
二、吃得開心顧客才會來。
三、吃得放心顧客才會來。
珮姐10周年給“直營火鍋們”一針強心劑
“出道”10周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天從重慶走向全國的火鍋品牌中,絕大多數走的都是加盟之路,珮姐卻是賽道里的“少數派”。直營因為管控強,專注力強,雖然門店數量少,一旦做成了,就會形成真正的品牌影響力。
顏冬生曾表示,加盟和直營是兩條不同的路徑,沒有對錯之分。早期為了加快規模擴張,珮姐也曾開放過加盟,但在經歷市場驗證后,便又轉回了全直營模式。
海底撈和巴奴的成功,印證了直營模式披荊斬棘的魅力,但不得不承認,這兩者都是時代的產物。打個比方,加盟連鎖模式是很多小船綁在一起,直營模式相當于一艘大船獨自前行,一旦遇到暴風雨天氣,直營面臨的處境反而更危險。
珮姐給中國火鍋連鎖發展開了個好頭,這一舉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接下來,面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珮姐需要繼續提升極大的抗風險能力,以及極強的管控能力。
巴奴土豆門事件 火鍋食材升級蔚然成風
我們先按照時間線梳理下脈絡:
2月22日,有消費者吐槽巴奴土豆片太貴,“相關新聞沖上熱搜;
隨后,巴奴發布致歉聲明,表示“18元一份的富硒土豆就5片”;
3月15日下午,巴奴宣布下架此前引發爭議的富硒土豆;
5月9日,巴奴在烏蘭察布舉辦發布會,更名烏蘭察布土豆。
就本次事件而言,巴奴將“富硒土豆”更名一事的舉動較為巧妙,既通過改名調整了之前傳播不當的問題,又堅持了其產品主義。
但對于巴奴而言,僅僅喊出產品主義的口號遠遠不夠。杜中兵直言,未來市場在不斷變化,品牌需要和消費者做到長期溝通。
“原產地時代”
透過一顆土豆,足見未來食材爭奪戰的激烈戰況。
0.99代100!卷到離譜的“價格戰”
如果說之前的團購價格108兩人、99兩人套餐還屬正常范圍的話,那么最近翻開平臺,這些團購套餐價格簡直離譜,9.9代100,19.9代100的券比比皆是。
0.99元秒殺100
這場價格戰什么時間會結束?
有業內人士稱,“這場商業戰爭,既然打響了第一槍,短時間內不會結束,因為是此消彼長的,A品牌結束,B品牌跟上,我們初步預估它至少會持續一年時間。”
生意不好就想著去做營銷,去低價獲客,這樣就會長期處于流量焦慮之中。我們所有的經營動作,只有一個目的,創造顧客。
所以“不是菩薩不要請”,那些愛搞價格戰的就讓他們搞好了,刷下了“無忠誠度、喜歡薅羊毛”的顧客,剩下的可都是你以后的優質顧客。
小火鍋春天來了 昔日中華火鍋第一股搶入局
旋轉小火鍋
一方面,很多火鍋大牌都悄咪咪地做了小火鍋。大斌家搞了個歡樂小火鍋,才4家門店,抖音話題播放量就直達400W而去,足見大眾對小火鍋的喜愛程度;天津的芳竹園火鍋,也做了個芳小竹嗨轉火鍋,排隊堪比春運。
另一方面,小火鍋品牌在2023年也跑得尤其快。像圍辣串串香,人均28元,以旋轉小火鍋的形式在下沉市場狂奔,2023一年跑出180多家,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數量占比達70.6%;
發軔于上海、人均40元、門店數120+的尚百味旋轉小火鍋,2023一年跑出60多家,門店多在江浙滬地區......
小火鍋屬于典型的“低客單+高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低客單并不是常規意義上的“便宜”,而是低于市場同品類品牌的均價,超出顧客預期中的“低”;
而高效率的背后則是運營力、組織力和創新力的考量,并非上菜快、收桌快就是高效。
三年之前,很多餐飲品類并未像今天這般天翻地覆,大家都優哉游哉地過著逍遙的日子,但實際上競爭一直都在,只是這意外的三年,加速了品類的發展和迭代。
太二疑被大眾點評封殺 平臺之戰進入3.0
太二酸菜魚
起因很簡單,10月25日,太二開啟首次抖音直播,上架20多個商品,優惠力度挺大,像69元代100元,139元代200元之類,憑借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太二登上抖音團購帶貨榜第一,銷售額破億;
10月26日,大眾點評搜索“太二酸菜魚”,就已找不到相關詞條,太二酸菜魚母公司九毛九集團公關負責人回應稱,“目前正在研究中,美團上顯示還有(太二的店鋪)”;10月27日下午,搜索已恢復正常。
如果說團購平臺之爭,百團大戰是1.0階段,那么,美團與大眾點評的聯手、百度外賣與餓了么的合并則是2.0階段。
在現今短視頻興起的時代,抖音、快手等平臺的崛起與介入,再次改變了中國團購的格局,顧客“看到即得到”的消費習慣,把短視頻平臺推入戰團,團購戰開始進入3.0時代。
因為品牌聲量大,太二成了“團購戰3.0時代開啟”的第一個獻祭者,未來不確定會不會有更多的太二出現。
淄博燒烤降溫 從城市名片到品類頭部的鴻溝
火鍋燒烤是一家,說到今年最火爆的餐飲現象,絕對繞不開淄博燒烤。
淄博燒烤突然爆紅
淄博燒烤最紅的品牌“牧羊村”甚至因為顧客爆滿、老板累了,任性歇業三天。
燒烤店的老板苦于人手不足,燒烤師傅變得供不應求,火到“以前月薪8000元就能招到人,這會兒漲到上萬都難招”。
這樣的景象到了今年7月,開始有自媒體斷言“淄博燒烤涼了”,相關討論還沖上熱搜榜單的第二位。
燒烤,本身就是具有周期性、季節性的。在流量和溫度下降后,淄博燒烤的熱度下降是可以預見的。
情緒化的消費,最終不可持續,淄博不是一線城市,也不是旅游城市,高強度的人群涌入只能是暫時的。我們其實應該正視這種現象,它和所有網紅性質的商業一樣,繁華過后必定要回歸平靜。
但略顯遺憾的是,火爆流量只跑出了城市名片,而沒有跑出品類頭部品牌。
說到最后
所有過往,皆為序章。
這一年,我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至暗時刻,這一年,我們全力以赴地在活著!
2024,我們頂峰相見!
本文轉載自火鍋餐見;作者:田果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