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想另選一種命運
苗正卿 · 2025-03-25 14:40:57 來源:虎嗅網 4029
當友商正發起“外賣員五險一金”輿論大戰之際,美團已把眼光投向絕不會產生類似爭議的無人機,覺得那才是更大的未來。
虎嗅獨家獲悉,目前在美團內部,創始人王興正親自主抓和重點過問AI相關項目。美團正發力的AI關鍵項目分為三類:無人配送(含無人機配送和自動配送車)、AI大模型及應用產品(包括AI重塑美團業務流以及直接面向市場的AI產品)、具身智能(包括美團第一方具身智能項目以及投資的具身智能公司)。
和阿里、京東、字節等互聯網大廠重點發力模型的AI戰略不同,美團在基礎模型領域有高投入之外,還在無人配送和具身智能領域持續投入資源,并通過“一把手工程”的模式重點推進這些關鍵方向。
這三個方向背后的核心邏輯是:可以契合美團既有業務,并可能給美團在未來帶來幾何級增長。以具身智能為例,一家美團投資的具身智能公司高管向虎嗅表示,其公司的機器人產品的關鍵場景,是成為無人貨倉“分揀員”,而這與美團即時零售前置貨倉可以直接契合;另有美團AI相關業務線人士告訴虎嗅,美團目前在AI的布局思路,是把美團整個業務鏈拆分為若干個可以靠AI或無人配送、具身智能提效的場景。
“高度機密或者需要依靠規模出效率的,美團選擇自己來做;一些更細分的場景,美團通過投資來培養生態相關公司。”
王興把業務和科研分為兩個不同維度,并意識到在AI領域“純粹學術性的科研投入”對美團至關重要。
虎嗅獲悉,王興正頻繁與國內外AI圈一線學者見面或線上交流,并請朋友引薦多位海外AI大牛、AI創業者。
一位與字節創始人張一鳴和王興陸續交流過的AI圈學者告訴虎嗅,王興和張一鳴都在密集見AI圈的明星科學家們,但二人風格不同。“和王興聊天時,他更有理想主義情調,并不完全看重某個技術當下的商業價值,他會和你探討這件事對人類的影響,他會耐心傾聽你說什么;張一鳴相對而言會更看重其中的數據和當下價值,他會反復追問里面某個數字,和張一鳴的溝通更有碰撞感。”
這些研發人才進入美團后,并不會像業務部門一樣直接給予具象的業績考核。王興希望研發團隊“尊重科研規律”并“保持耐心”,但他同時要求基本盤業務(本地核心商業、社區團購等業務)更快速地完成AI化轉型。
“我們將加大對AI、無人機配送、自動配送車等前沿科技及相關應用的投入。”3月21日晚,在美團財報電話會議上,王興表示。在當天早些時候公布的年度財報中,美團2024年研發投入達到211億元,這也是美團創立以來年度研發投入之最。
全面轉型AI已經成為當下美團的焦點。虎嗅了解到,2025年以來,美團多個業務部門開始改變崗位配比,諸如運營等崗位正在被適當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算法工程師、硬件工程師等與AI方向更強相關的人才。多個核心業務線被要求用AI提效,并更快速完成人效升級。
但這是一場和時間的賽跑。
就在美團發力AI的當下,京東、抖音和美團的多線戰爭愈演愈烈。在美團核心腹地,抖音依然在發力到店業務以及酒旅,京東則聲勢甚大地“吆喝”著闖入外賣,而在即時零售領域美團和京東在過去兩年早已殺紅了眼。
從業績本身看,美團目前的江山尚屬穩固:財報顯示,2024年美團年營收同比增長22%至3376億元,經營溢利同比增長174.6%至368.45億元。
數據來源:美團歷年財報
值得注意的是,美團業績增長背后的核心動力源,正是與京東交火的外賣業務、以及和抖音拼殺正酣的到店業務——2024年美團調整部門協同整合組織架構后,到店到家業務一體化,外賣業務直接給到店業務引流,這讓美團的到店業務在2024年內訂單量同比增長65%,最終美團整個核心本地商業(外賣、到店、閃購、民宿及交通票務等)收入同比增幅達到 21% 至 2502 億元。
這也意味著,隨著美團在2025年和抖音、京東等對手的戰爭深入,其基本盤的“抗壓增長”能力將經歷再次考驗。在這一背景下,AI能否成為美團2025年的殺手锏就更值得關注了。
發力三大AI領域,以及AGI
無人配送、AI大模型及應用產品、具身智能是美團當下在AI領域正在發力的三個關鍵方向。
在三個關鍵方向之中,美團的策略有所不同。
無人配送,被視為美團2025年的關鍵發力點,也是美團在三個AI方向之中較為成熟的一個。虎嗅獲悉,目前,美團無人配送分為兩大事業部,其一是自動車配送部,由美團副總裁夏華夏博士帶隊;其二是無人機業務部,由美團副總裁毛一年博士帶隊。
二人均直接向王興匯報。
無人機和自動配送車在美團內部均已培育多年,目前都已經實際投入商業化運營。虎嗅獲悉,在這兩個業務上,美團整體上采取“自產自研”為基礎的模式,除了有美團自己的研發團隊,美團還建立了自給自足的生產工廠。
為了擴大人才儲備,美團在無人機和自動配送車領域,還通過外部顧問+大學競賽的手段吸引人才。針對一些不能全職進入美團的學者,美團通過外部研究院的模式,邀請學者參與合作;每年美團還會組織大學生參加無人機等科研賽事以挖掘人才。
虎嗅了解到,王興對這兩個核心業務給予了較大耐心,并未把項目的收支平衡納入考量維度,且在2025年均要加大投入。但與此同時,王興對于兩個業務的年度滲透率(用戶參與度、路線與航線開拓數量、無人訂單增量)較為關注。
可以認為,王興很清晰地意識到無人配送代表美團長遠的未來,但無人配送訂單短期內難以占美團總訂單的大頭,所以對于這兩個具體業務,美團整體的策略是通過不斷提高滲透率、體驗感來培養市場。
AI大模型及應用產品則是美團的另一個關鍵方向。
在美團內部,2016年王興在內部把ABC視為未來戰略(AI、BigDate、Cloud)并自此開始強化AI布局。
和無人配送不同,美團在AI端并未放棄直接向C端用戶推出AI產品的想法。目前,美團內部的AI類產品可以分為兩大類:
其一,公司整體的底座類產品,以“美團AI平臺”為主,包括了美團云、TensorFlow深度學習平臺等產品。這些產品基本上涵蓋了美團基本盤的各個業務場景。2025年,美團內部的核心思路,是基于這些AI工具推動核心業務的AI進化。
虎嗅獨家獲悉,部分美團核心業務板塊,已經把“AI帶來的增長”作為半年度的關鍵指標,這些指標甚至具體量化。而在中后臺等支持部門,美團內部也在推動AI進化,并要求多個相關部門年內通過AI大幅度提高人效、優化結構。
其二,AI to C類產品。這包括了兩種,一種是類似美團2023年推出的Wow AI社區APP這樣直接to C的產品,一種則是整合在美團APP之中類似AI攝影館這樣的to C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美團內部一度對于直面用戶的諸如Wow AI這樣的產品,有所遲疑。但在DeepSeek火爆后,這一局面正在發生變化。虎嗅獨家獲悉,美團內部已經有多個小型項目組,在探索新型的直面用戶的AI to C類產品,其中不乏社交、娛樂類應用。
而嵌入在美團APP之中的AI to C功能,2025年有望大幅度增加。虎嗅了解到,美團全資收購光年之外后,其AI人才進一步擴充。目前,美團內部有相當多的AI人才被投入到“生成式AI改造美團APP”的相關工作,而DeepSeek火爆后,美團在對外招聘上進一步加大了對算法人才的力度。
另有美團技術相關人士告訴虎嗅,美團高層普遍認為,市場上在一兩年之內有可能出現諸如“新抖音”、“新微信”一樣影響力的AI to C產品,在這個窗口里,美團存在機會。
在無人配送和AI之外,具身智能則是美團發力的另一個關鍵方向。但在這個領域,美團除了自研之外,較為倚重投資。
虎嗅獲悉,目前美團圍繞具身智能的投資主要分為兩類,其一是基于美團或美團龍珠,比如美團相關資本對于宇樹科技和銀河通用的投資;其二是王興及其他核心高管個人對于具身智能獨角獸或高潛力公司的投資。
截至目前,美團方面公開披露或官宣過的機器人相關投資項目超過19個,這些項目除了銀河通用、高仙機器人這樣的整機廠商之外,也有欣旺達動力(動力電池)、靈明光子(單光子探測器SPAD技術)這類的產業鏈上下游公司。
有知情人士告訴虎嗅,美團在具身智能領域的投資邏輯,基本上有兩個關鍵維度:其一,與美團核心場景契合;其二,圍繞產業鏈生態進行閉環投資。
有一家拿到美團相關資本的具身智能公司創始人告訴虎嗅,美團在投資后,不僅給該公司提供了試驗場景(拿出了幾個即時零售場景的倉儲作為機器人分揀試驗地)還給該公司介紹了上游供貨方(也是美團投資的項目)。
不過在無人配送、AI和具身智能之外,美團和王興也在關注其他AI方向。
有知情人士告訴虎嗅,王興相信AGI時代即將到來,對于一些和美團業務并不強相關的AI項目和思路,他也充滿興趣。“他出于純粹的興趣和友情,見了很多和美團核心業務沒關系的AI圈創業者,并給予一些人以支持。”
而在美團內部,虎嗅獲悉,有一些側重于探索性的項目在暗中推進,這些AI項目有的和美團目前的業務可以說“毫無關系”,但高層卻給予了巨大的自由空間和支持力度。
“王興年輕時的愛好之一是莎士比亞戲劇,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有浪漫的一面。他比較相信AGI,也相信AI帶來的不只是賺錢機會,更是整個人類生活方式的變化乃至于人類文明的進化。”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不過,無論美團和王興的AI夢有多么充滿理想主義,其基本盤業務的穩健程度,依然是一切的根本。
AI背后的基本盤:多線開戰局面會持續
有美團外賣業務線人士向虎嗅表示,截至2025年3月中旬,京東等新對手在外賣業務上對美團造成的沖擊“微乎其微”。“其日均訂單總量,目前仍然是餓了么的十分之一左右,美團的市場份額幾乎沒有變化。”該人士說。
虎嗅獨家獲悉,2023年針對抖音本地生活攻勢,美團內部曾成立了“烽火”項目,但目前美團內部并未針對京東在外賣的攻勢成立任何專門的項目組。
但美團內部的危機感是存在的。
上述業務線人士認為,在2022~204年,京東和美團最直接的交火線是即時零售,二者總體占據了市場85%以上的份額,而二者具體的份額并未較大差異,可以說平分秋色。但在份額之外,2023年之后,美團在即時零售業務上,擴大了對于3C、日百產品的供給,這直接影響了京東的核心業務。
虎嗅獲悉,2024年,京東在3C業務上,遭遇的“新”對手主要有三:其一是拼多多百億補貼的3C產品,其核心武器是百億補貼的低價;其二是抖音的3C業務,其核心武器是抖音的流量;其三則是美團即時零售業務,其核心武器是送達時間。據行業人士透露,美團即時零售的3C訂單增速較高,其對于小米、華為、蘋果等頭部品牌進行了重點滲透。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京東發力外賣,一方面是想通過給基本盤用戶增加供給以強化核心用戶整體客單價和復購頻次,另一方面則是想通過“去美團腹地布子”給即時零售等業務打出“掎角之勢”。
2月底到3月初,美團外賣業務線針對京東延攬的核心商家進行了密集拜訪,并和其中部分商家重新溝通了合作方式。虎嗅獲悉,針對一些頭部KA客戶,美團給予了包括流量、直播間、新補貼玩法一系列利好,以試圖鞏固對方心智。
不過,京東對美團而言只是“癬疥之疾”,心腹大患依然是抖音。2024年年度財報及電話會議信息顯示,到店業務以及酒旅業務依然是美團最重要的利潤支柱,抖音雖然在這一領域攻勢有所放緩,但其繼續發力的基本策略并未有根本性變化。
有頭部餐飲公司的創始人告訴虎嗅,2025年初,抖音的人拜訪公司后給出了極具吸引力的平臺政策,而對于一些正處于經營低谷的餐飲品牌而言,很難在美團和抖音兩個領域都充分投入,大概率2025年還是要有所取舍。
所以,擺在王興和美團面前的核心考題是:如何在激烈競爭下,對未來精準地押注并高效率地執行。畢竟在AI轉型上,美團的對手們也正在全力出擊。
本文轉載自虎嗅網,作者:苗正卿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