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之后,庫迪咖啡發現“新大陸”:9塊9策略與便利店的野心
王沖和 · 2025-02-20 09:58:18 來源:藍鯊消費 2631
藍鯊導讀:以咖啡為支點撬動零售生態。
咖啡,作為世界三大飲品之一,早已風靡全球。此前,作為一種“舶來品”,咖啡賽道的話語權被星巴克等海外品牌占領。近年來,中國咖啡市場正在進入中國品牌“主宰”的時代——瑞幸、庫迪兩大巨頭激烈交鋒,喜茶、奈雪等茶飲品牌跨界分羹,中小品牌遍地開花……
在咖啡繁榮的背后,一些行業痛點也日益凸顯:第一,咖啡豆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2025年初,美國紐約洲際交易所(ICE)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貨價格突破每磅430美分,創下47年來歷史新高。但與此同時,消費者對于價格的敏感度居高不下。第二,頭部品牌進入萬店規模后,中國咖啡市場加速“內卷”。
在此情況下,一些咖啡品牌宣布調價計劃以保證企業利潤,比如韓國星巴克于今年初上調咖啡及茶產品的價格。有分析人士指出,作為連鎖咖啡品牌的行業標桿,星巴克的調價舉措很可能引發國內同行跟進,進一步推高市場價格。
然而,咖啡品牌上演漲價風潮的同時,庫迪咖啡卻始終堅持推行高性價比的9塊9咖啡,并從2024年5月起已經連續盈利。近日,庫迪咖啡全面升級“觸手可及”計劃,2025年年底門店數增加到5萬家的目標維持不變。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庫迪咖啡在原有庫迪咖啡店和庫迪咖啡店中店兩大店型的基礎上,推出了庫迪咖啡便利店型,進軍便利店行業,以求在場景化方面取得新突破。
01 高性價比為先 9塊9也有盈利空間
在競爭激烈的咖啡市場中,庫迪咖啡率先推出9塊9咖啡,不但讓其迅速擴張到萬店,而且進一步推動了中國咖啡品牌快速迭代。很多人質疑,國際咖啡豆原料成本不低且還在持續漲價,庫迪咖啡堅持9塊9價格策略,會不會賺了吆喝不賺錢?
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先回顧了庫迪咖啡團隊在神州租車時代,通過長期補貼中國消費者,讓他們養成了探親訪友、旅游度假就租車的習慣的歷史。消費習慣的培育雖然需要時間和資本的投入,但市場規模一旦成型,作為先行者所獲得的市場份額十分可觀。
中國咖啡市場雖然近年來發展迅速,但與歐美等成熟市場相比,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許多消費者對咖啡的認知和接受程度還相對較低,高昂的價格成為了他們嘗試咖啡的一大障礙。有數據表明,中國消費者2023年消費的咖啡杯數只有16.74杯,遠低于2022年美國人均的380杯和日本人均的200杯。
庫迪咖啡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市場痛點,推出9塊9的高性價比策略,成功地降低了消費者的嘗試門檻,吸引了大量原本對咖啡望而卻步的消費者。這些消費者在嘗試了咖啡產品后,有望逐漸養成喝咖啡的習慣,為庫迪咖啡培養了潛在的忠實客戶群體。
為了實現9塊9的高性價比策略,庫迪咖啡在成本優化方面下足了功夫,從原材料、房租、運營成本等多個方面入手,進行了全面的成本優化。
1、庫迪咖啡通過自建供應鏈體系,實現了對原材料的全流程把控。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表示,“供應鏈是我們在原材料這塊最重要的基石,保障了兩點:第一是成本效率,第二是產品品質。”
2023年7月,庫迪咖啡在安徽建立了全球供應鏈基地,該基地總建筑面積約36萬平方米,涵蓋了咖啡豆烘焙、食品原料生產以及包裝材料等咖啡產業相關環節。通過自建供應鏈,庫迪咖啡實現了咖啡豆、果汁果漿、甚至杯子等包裝材料的自主生產,可以說除了牛奶以外,所有的原材料均為庫迪自行生產。
這不僅確保了原材料的品質穩定,還大大降低了采購成本。以咖啡豆為例,庫迪咖啡可以直接從優質產區采購咖啡豆,并在自己的烘焙工廠進行烘焙,省去了大量中間環節,從而降低了成本。在此過程中,庫迪咖啡還能夠全程監控原料的質量,確保將口感、品質最佳的產品送到消費終端。
2、“第三空間”優勢不再,小店迭代大店是大勢所趨。咖啡在中國市場經歷了從“第三空間”到日常生活品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習慣了“即買即走”。自創立以來,庫迪咖啡在貼合客戶場景需求的基礎上,不斷對門店店型進行迭代。根據前不久全面升級的“觸手可及”計劃,庫迪咖啡的門店業態包含咖啡店、便利店和店中店三種店型。其中,咖啡店合并原有標準店和快取店的功能;便利店以咖啡為主題,并精選常規便利店的產品品類;店中店履行原有便捷店的功能,植入到關聯的連鎖業態,在保證庫迪咖啡品牌和品質基礎上,賦能合作品牌。
3、運營成本也是庫迪咖啡優化的重點。庫迪咖啡團隊在初期就大力推廣APP和小程序點單,減少消費者在門店排隊等待的時間,也減輕了門店員工的點單壓力,讓店員能夠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咖啡制作中。
庫迪咖啡還引入了人機協作的模式,利用智能化設備提高咖啡制作的效率和準確性。比如,庫迪咖啡門店的咖啡機可以通過掃描杯子上的二維碼,按客戶點單的產品和相應的萃取方式進行制作,無需人工記憶配方,不僅提高了制作速度,還減少了人為失誤。此外,庫迪咖啡還給門店配備專門的混料機、制冰機,讓店員通過短短幾個步驟就能輕松、準確地做出一杯好咖啡。
9.9元的庫迪,不止建立了價格優勢,運營上的優勢也在顯現。通過對成本的有效控制,庫迪咖啡實現了現金流的正向循環。目前,庫迪咖啡聯營門店每月現金流為正的占比超97%,大部分門店都實現了盈利。隨著門店數量的不斷增加和供應鏈體系的不斷完善,庫迪咖啡的成本效率也進一步提升。
據透露,自2024年5月起,庫迪咖啡就已實現連續盈利,公司整體收入一直在穩定增加,“所以我們不是在往里面貼錢,‘9.9元’策略并不是無根之水,對我們來說是可以長期堅持的方式,”李穎波告訴藍鯊消費。
02 便利店的“新大陸”:“咖啡+”的跨界融合
9塊9咖啡的極致性價比,讓庫迪咖啡吸引了更多消費者。但消費者除了性價比之外,還追求便利性。李穎波認為,“當一個服務形態或者一個產品形態,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市場要快速起來,一定要滿足消費者的兩個核心訴求,一個是價格,另一個正是便利性。”
在之前的兩年時間內,庫迪咖啡快速奔向萬店規模。為了進一步提升品牌的覆蓋率和市場占有率,庫迪咖啡在2024年10月啟動了“觸手可及”計劃。經過測試,庫迪咖啡于2025年2月又宣布對“觸手可及”計劃進行全面升級。
據悉,此次升級后,庫迪咖啡的門店業態更加豐富多樣,涵蓋了咖啡店(含零食店)、便利店、店中店(便捷店)三種店型。新推出的便利店型,是庫迪咖啡2025年重點發力的業態。
便利店作為線下零售的主要業態之一,在滿足消費者即時需求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畢馬威中國聯合發布的《2024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便利店門店數同比增長7.0%,便利店銷售額同比增幅達到10.8%。
李穎波也表示,中國大約有30多萬家便利店,TOP10連鎖品牌門店數約10萬家,仍有發展的增量空間。“日本便利店密度是1500人/間,中國臺灣是1200人/間,而中國大陸高線城市是3000-4000人/間,整個市場容量非常大。”
但與此同時,中國目前的便利店存在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管理水平落后,盈利能力不足等問題,加之行業內越來越多的諸如零食店、折扣店、衛星外賣店等的沖擊,不少經營者遭受著低單價、低毛利、低客流的發展困境,如何應對房租、人工逐年上漲等帶來的挑戰,成了很多便利店需要突破的難題。
咖啡作為日常生活中的高頻剛需產品,與便利店場景有著天然的契合度。庫迪咖啡敏銳地抓住這一市場機遇,憑借其在品牌、品類、供應鏈以及數字化管理方面的優勢,為便利店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品牌方面,庫迪咖啡自成立以來,通過一系列的市場推廣和品牌活動,比如請王一博做代言人,已經在消費者心中塑造了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能夠為便利店帶來強大的品牌背書。
在品類上,庫迪咖啡以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咖啡及現制飲品為核心,同時不斷拓展產品線,增加了冰淇淋、西式現制蛋撻、西式烤腸等熱銷引流品類,以及中式面點、便當等常規便利店熱食產品,豐富的品類能夠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據悉,為了確保這些產品的穩定供應和成本控制,庫迪咖啡早在2024年下半年就開始搭建便利店產品采購團隊和食品研究院,負責產品采購、熱食加工和工廠管理等環節。通過集體采購的方式,庫迪咖啡能夠與供應商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獲得更優惠的采購價格,從而降低成本。
數字化管理方面,庫迪咖啡借助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實現了對門店運營、庫存管理、供應鏈等環節的精細化管理,提高了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
李穎波表示,“以咖啡這門生意的流量,加上我們的產品矩陣,再加上便利店運行狀況,它會讓現在的傳統便利店呈現出不一樣的盈利能力跟抗風險能力。”
同時,由于高線城市和低線城市的不同特點,庫迪咖啡也將根據不同消費需求更加靈活地布局門店,在咖啡品類的基礎之上延伸。以便利店為例,在高線城市布局咖啡便利店,在低線城市布局咖啡零食店。
“我們在業態上面不停的去做嘗試,是希望找到一個真正的能夠無限貼近消費者的業態組合,能夠真正實現讓大家輕松享受咖啡生活的品牌愿景。”李穎波如是說。
小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在不斷提升,咖啡正好滿足了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成為了一種時尚的飲品。功能性、社交屬性、商務屬性,融合在一起,讓咖啡成為一個獨特的、具有潛力的賽道。
從日常的早餐搭配,到午后的休閑時光,再到商務洽談的場合,咖啡無處不在,也讓中國的咖啡行業脫離了“第三空間”消費的范疇,拓展成為日常剛需的消費。在這其中,庫迪咖啡的9塊9策略功不可沒。
如今,在其他咖啡品牌紛紛漲價的背景,庫迪咖啡的“9塊9+便利店”組合拳,是“性價比+便捷性”品牌戰略的延續,這一舉措需要極大的魄力,更需要強有力的業務支撐,效果一旦顯現,或將重塑咖啡行業的競爭維度。
關于未來的發展規劃,李穎波透露,公司維持2025年底5萬家門店終端的目標不變。想要實現這一目標,極為考驗庫迪咖啡的供應鏈能力、聯營生態以及消費者習慣重構。以咖啡為支點撬動零售生態的庫迪咖啡,能否為咖啡消費搭建更為多元的場景新通路,無疑值得期待。
本文轉載自藍鯊消費,作者:王沖和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