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開放加盟,新式茶飲逃不過加盟的“真香定律”?
老刀 · 2023-07-24 17:42:59 來源:聯商網 2967
加盟,始終是零售企業又愛又恨的雙刃劍。其中最根本的分歧在于“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博弈。對于零售品牌商而言,賺錢很重要,但是品牌價值、市場口碑更重要,在長短期利益權衡中更重視可持續發展。但是,加盟商可就不一樣了,品牌的長期資產不屬于加盟商,對加盟商而言,更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什么時候能夠收回投資,并且可以賺更多的錢是核心動機。
對于是否加盟這一戰略抉擇,在餐飲賽道上,大部分品牌商相當謹慎,能不能脫離“一放就散”的魔咒,如何防止加盟店偷工減料,不按標準執行,需要品牌商具有極其規范嚴密細致的標準體系,還要有強大的管理執行能力。
01
奈雪“純直營”終于頂不住了
7月20日,奈雪的茶發布消息,主品牌正式放開加盟業務,招募“合伙人”。奈雪公布的細則要求,合伙人的年齡要在25-45歲。投資資金方面,加盟單店投資金額約100萬元,合伙人驗資門檻150萬元,區域合作則在450萬元及以上。
加盟商需要一次性繳清的品牌合作費6萬元、培訓費3萬元,其余還有保證金3萬元、開業綜合服務費4萬元、設備及道具35萬元(起)、裝修費40萬元(起)、首次配貨費用7萬元(起),門店(月)營業額滿6萬抽取1%。全部費用共計98萬元(起),預計回本周期為1年半。此外,奈雪的茶要求單店合伙人擁有兩年以上餐飲行業經營管理經驗,區域合伙人則需擁有3年以上同時3家門店以上的運營管理經驗。
在開放合作城市中,目前奈雪已經開放江蘇、江西、廣東、香港特別行政區在內的27個省、自治區、特別行政區近300座城市、自治州(盟)的合伙人申請。正式啟動事業合伙業務合作模式,包括區域合作、多店合作和單店合作,預估毛利率為60%左右。
加盟門店面積的要求明確限定在90平方米-170平方米的范圍,奈雪相關負責人表示,即便開放合伙人制度,奈雪依然堅持“大店”策略,希望保留消費者在奈雪的空間體驗。
奈雪的茶開放加盟早有預兆。4月24日,被奈雪的茶收購的樂樂茶宣布開放了加盟。2023年6月,奈雪管理層的訪談紀要顯示,奈雪的茶與樂樂茶雙方就加盟業務保持密切交流,樂樂茶以加密華東市場為主,輔之向華東以外的城市開放加盟,逐步去跑通整個加盟業務流程,也為奈雪的茶和臺蓋兩大品牌提供相關經驗的參考和借鑒。當時就有消息稱,奈雪的茶或于7月開放主品牌“奈雪的茶”的加盟。
02
奈雪的初心與“骨感的現實”
奈雪的茶并非首個從直營開放加盟的新茶飲品牌。但從整個新式茶飲眾多品牌的加盟條件對比來看,奈雪的要求是最高的。
相比之下,加盟一家喜茶,花費大概在50萬元以內;蜜雪冰城的投入則為37萬元起。此外,行業內其他品牌的加盟費用大多在35萬-40萬元之間,比如一點點為38萬元,茶百道為35萬元左右。
這可能跟奈雪一貫強調的“品牌價值”有關。
去年11月16日,2022萬有飲力年度大會現場,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分享了《堅守初心,創造價值》的演講,其中她特別強調:
我們希望能夠打造很好的社交空間,打造人和人之間的鏈接和體驗。在給顧客提供好的產品之外,能夠成為他們的一個很好的社交場所。“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要熱愛自己的產品和品牌,打動顧客的還是我們的產品體驗和服務,不能把所有目標都放在折扣上。折扣、包郵、免配,所有的這些動作對短期業績一定有很好的拉動。但是,我們和顧客之間的關系,顧客對我們的記憶點、對我們整個行業的記憶點又會是什么呢?”
但是,新式茶飲行業實在是太卷了。奈雪的主要競爭對手喜茶早已在2022年11月開啟了加盟。顯然,作為唯一上市的新茶飲品牌,奈雪的壓力巨大。
3月30日晚間,奈雪發布2022年業績公告,期內總收入42.916億元,同比下降0.1%;經調整后凈虧損4.61億元,相比2021年的1.45億元明顯增多。2022年奈雪的其他多項關鍵業務指標也出現下滑,其中奈雪茶飲店每筆訂單平均銷售額34.3元,同比下降17.55%;每間奈雪茶飲店日均訂單量348.2單,相比2021年的416.7單下降明顯。基于客單價和單量下降,奈雪茶飲店門店經營利潤約4.7億元,同比下降20.6%;經營利潤率11.8%,同比下降2.7%。導致奈雪集團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由2021年的5.06億元下降約39.4%至2022年的3.07億元。
對于營收凈利雙降,奈雪管理層解釋,包括現制茶飲行業在內的線下消費行業在2022年面臨了巨大挑戰。受宏觀環境影響,消費者收入下降或增速放緩,收入預期受壓制,影響其消費可選消費品的能力和意愿。同時,相對較高的經營杠桿也影響了盈利能力。
聯合創始人趙林在3月份表示,奈雪計劃2023年開店600家,主要加密一、二線城市門店,10%用來下沉。但今年上半年,奈雪僅開店145家,離目標差距不小。
03
加盟的“真香定律”
誠如本文開頭所言,加盟商更多考量的是“短期利益”,加盟商能不能嚴格按照總部的標準執行,加盟店能不能與直營店一樣品質不走樣,唯一的核心考量就是“能否盈利”。加盟品牌能否達成加盟商的心理預期:在既定的時間內收回投資、后期的經營中實現預期的投資回報。
但是,對奈雪來說,要滿足加盟商的心理預期,可能很難。財報顯示,奈雪的茶已經連續5年虧損,從2018年到2022年,虧損金額分別為0.66億元、0.39億元、2.02億元、1.45億元、4.69億元。其中原材料、人力、租金仍是其運營成本的大頭。
如果加盟店不能在預定的周期內帶來正向收益,加盟商與品牌商的矛盾必然激化,最終導致加盟店不按品牌商的標準執行。比如說,奈雪致力于打造“第三空間”,主張開大店,而且開在核心商區,優質的購物中心內,這無疑增加了門店的經營成本,自營店尚能以盈利門店帶動虧損門店,但是對加盟店而言,這樣的高成本風險無疑是無法分散的。
不過,對品牌商來說,實在無法抵擋“加盟的真香定律”。
去年9月份,蜜雪冰城的IPO材料驚呆了一眾新式茶飲的頭部玩家。數據顯示,2019到2021年,蜜雪冰城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25.66億元、46.8億元、103.51億元,三年翻兩番;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4.45億元、6.32億元、19.1億元,三年增長近5倍。
蜜雪冰城的主營業務收入99%以上靠賺加盟商的錢,當中七成收入來自食材,僅有不足1%的收入來自自營門店的產品銷售。所以,蜜雪冰城與其說是一家TO C的新式茶飲零售品牌,不如說是一家以“品牌+原材料輸出”的TO B的供應鏈平臺。
2022年1至3月,蜜雪冰城僅向加盟商銷售食材就取得17.56億元收入,貢獻了72%的營收。此外,包裝材料、設備設施由公司從外部第三方采購成品后直接銷售,二者的營收占比分別約為15%、5%,單是吸管,2021年蜜雪冰城就能獲得3.06億元的收入。
這樣的加盟收入,不得不讓人“眼紅”。
04
加盟不能變成割韭菜
加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被一些人“玩壞”,比如頻頻暴雷的“明星餐飲”,其核心伎倆就是利用明星的吸引力瘋狂鼓動加盟,賺取加盟費,但大部分加盟商并不賺錢。再比如說去年曾經火爆的某“預制菜”項目,最后也被扒出是收割加盟商。
在世界范圍內,麥當勞堪稱是加盟的鼻祖。
據媒體報道,在全球30000多家麥當勞門店中,加盟店的比例占到了90%,根據麥當勞 2017年的年報,直營店全年收入127.19億美元,加盟店為101.01億美元,雖然直營店收入高于加盟店,但直營店的成本高達104.09億美元,加盟店的成本只有17.90億美元。不考慮銷售、財務、廣告等費用,粗略計算一下麥當勞的利潤構成,來自直營店的22.01億美元,來自加盟店的73.34億美元,加盟店帶來的利潤遠高于直營店。
麥當勞做加盟核心的成功秘訣只有一條就是極其嚴苛的“標準化”。比如,工作間設備的長度、寬度、體積、操作時間、溫度等各種影響食品口味和質量的要求,麥當勞都用數字加以規定;甚至關于漢堡包厚度、如何撒芝麻、柜臺多高、肉類的肥瘦度,麥當勞也都形成了嚴格的限制。
此外,日本7-11便利店的加盟也做得很成功。聯商網顧問厲玲指出,一個品牌如果要做加盟的話,第一宗旨是要讓加盟者掙錢。真心地善待他們,讓其短期內能夠掙到錢,掙到合理的錢。這樣才會有越來越多人,能夠成為你的加盟商。
她表示,比如日本7-11,自營店基本是虧損的,加盟大部分是盈利的。因為自營承擔著對新品開發的試驗,需要直營店去試水,各環節全要在直營店里走通,市場反應好的再推廣到加盟商。另外,直營店承擔培養員工,區長店長這些人要去幫助加盟商怎么開始營業,怎么做好商品的管理、產品的布局等。
奈雪的茶放開加盟,到底是為了“真香定律”,還是真正實現標準化經營,其內部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期待時間的檢驗。
本文轉載自聯商網,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老刀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