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門店超52萬家!燒烤行業開始不賺錢倒貼錢了?
紅餐編輯部 · 2024-10-21 11:19:14 來源:紅餐網 2041
燒烤已成紅海市場,品牌如何建立差異化優勢?5家燒烤品牌分享了自身的經營心得。
本文為“2024第四屆中國餐飲品牌節”圓桌論壇環節實錄,略有刪減,紅餐網整編發布。
在地方文旅和夜經濟的推動下,燒烤賽道持續火熱。紅餐大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燒烤市場規模預計達2806億元,同比增長14.9%,截至2024年9月,全國燒烤門店總數超52萬家。
入局者眾,但燒烤行業同質化嚴重,季節性、地域性等特點以及供應鏈等問題都在制約著行業規模化進程。
如何打破同質化競爭局面,成為越來越多燒烤品牌思考的問題。目前,多地跑出了一批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燒烤品牌。它們是如何建立差異化優勢,找到競爭突破口的?
在“2024第四屆中國餐飲品牌節”上,渝鄉辣婆婆品牌創始人李進飛和爐小哥烤肉品牌總監王磊、何師燒烤創始人碗均、東方一串創始人趙東方、今邕南寧燒烤創始人楊澤華、老金燒烤創始人左新童,圍繞“打破同質化,燒烤賽道增長密碼”展開了深入探討。
01.
燒烤賽道擴容,
品牌如何做好區域市場?
李進飛:爐小哥烤肉采用自選稱重模式,魚火鍋品牌泰谷村主打冬陰功口味。想請王總分享一下,百年老媽在多品牌經營上有什么創新之處?
近年來,燒烤賽道出現了一些新模式,比如“烤串+露營”“烤串+小酒館”,自助風也吹到燒烤賽道,您是怎么看待這些新趨勢的?
王磊:百年老媽餐飲集團來自河南,成立了快30年。我們的創始人李華,創立百年老媽的初心就是想做一家百年長青的企業。所以百年老媽在實施多品牌戰略的過程中,一直在圍繞創新發力,讓集團擁有持續的生命力。
△爐小哥烤肉品牌總監王磊
就爐小哥烤肉這個品牌而言,它在經營層面的創新主要在于“鮮肉自由選,新鮮看得見”,這也是它最大的特色。
爐小哥烤肉把全球的優質鮮肉,通過展臺的形式進行陳列,利用稱重的形式進行售賣。直接展示新鮮食材、稱重售賣鮮肉的創新方式,讓顧客所見即所得,幫他們解決了菜品選購的痛點。
在消費場景上,爐小哥烤肉也讓消費者擁有更靈活的選擇自由。顧客來聚餐或者想吃好點的,就可以選擇一些高端的食材,比如小排或者雪花類的肉。如果想吃得經濟實惠,就可以選擇薄切、五花肉等菜品。
至于燒烤行業興起的露營風、品類融合趨勢,我覺得不管什么新模式,燒烤都是最核心的部分。燒烤品牌的發展過程中,最核心的事情是要了解企業自身的特點,結合當下年輕人的喜好和流行風向,把品牌的基礎打牢,強化自身優勢,把長板做得更長。
李進飛:何師燒烤多年來一直深耕西南市場,目前在四川、重慶等地擁有40多家門店,也是西南地區知名的燒烤品牌。
想請碗總跟我們分享一下,何師燒烤是如何做好本地市場的,有沒有一些獨到的經營策略?您覺得西南燒烤還蘊藏著哪些創新方向?這幾年燒烤市場也出現了“北串南下”的趨勢,何師燒烤對于異地擴張怎么看呢?
碗均:其實,市場真的很難。過去30年來,何師燒烤都堅持從自己的中央廚房把食材每日鮮配到店,不做其他添加,這也是我們發展的底氣。
△何師燒烤創始人碗均
成都是何師燒烤的大本營,按我的理解,近幾年,無論是“北串南下”還是“南串北上”,都在做西部大開發,但這里也不是荒地,燒烤直營要全國擴張還是挺難的。
至于西南燒烤還蘊藏著哪些創新方向,我要多向其他品牌學習。
李進飛:東方一串定位社區燒烤,采用“烤串+小酒館”的經營模式,成立3年,已經開出200多家門店。做品類融合時,東方一串有沒有遇到一些難題?在您看來,“燒烤+”業態,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趙東方:做燒烤生意,在開拓區域市場時一定要進行深耕。
去年,東方一串處于高速發展期,我們在廣州、深圳開了10家店,大概投入了1500萬元,如今剩下的門店不多。
今年,我們及時進行了調整,主要扎根江浙滬地區。我拒絕了很多想和東方一串開展合作的人,今年還是想穩扎穩打。
就“燒烤+”業態而言,東方一串確實做了很多嘗試。2021年,東方一串剛成立的時候,我們就加了烤爐。同年冬天,東方一串又新增了砂鍋類的打邊爐產品。燒烤是最具人情味的餐飲品類,做燒烤生意,品牌還是要讓顧客體驗到人情味。
△東方一串創始人趙東方
最后,我還想補充一點,不要唱衰餐飲業。
回想起來我第一次創業經歷還是在2009年,投入了十幾萬,在東北開了一家烤肉店,那時候一個月能掙一萬多。這樣的利潤,當時我已經很滿足開心了。
東方一串的門店都是社區店,面積在150平左右,投資需要60、70萬元,通常半年時間可以回本,但這已經算是回本比較快的餐飲模型。我們開店時期待的回本周期是12個月,實際的回本周期多在半年上下,快的時候大概需要4、5個月,這也給我們帶來驚喜。我第一次開店的時候愿望很簡單,比上班強一點就夠了,要知道做餐飲不是來發財的。
李進飛:目前燒烤還是以街邊店為主、個體經營者也較多,加上受到供應鏈發展尚待完善等多種因素的限制,整體規模化程度不高。楊總不僅創立了燒烤品牌,還成立了供應鏈企業有念食品,把廣西的特色食材銷售到了全國,助力燒烤行業的標準化。
在楊總看來,燒烤供應鏈目前還存在哪些難點?今邕南寧燒烤為什么自建供應鏈公司,這給門店的標準化運營帶來了什么幫助?
楊澤華:我來自廣西南寧,我們的品牌叫作今邕南寧燒烤,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邕”這個字。其實,邕是南寧的簡稱,代表邕城,也就是廣西首府。
今邕南寧燒烤,代表了這個城市的文化飲食習慣。南寧在全國認知度比較低,但是這幾年夜生活發展得非常好。
△今邕南寧燒烤創始人楊澤華
我們在經營門店的過程中發現,廣西這個地方真的是“好山、好水、好食材”。在味型上,廣西流行甜辣、酸甜這樣特別的味型。廣西人也經常用蜂蜜、紫蘇等食材給食物調味。放眼全國,這樣的口味和食材也極具地域代表性。廣西的香豬、蜜汁排骨,都是特別好的食材。
在經營門店的過程中,很多外地同行都會過來和我們交流,他們發現我們門店很多產品,從來沒有見過,味型很特殊,他們就想帶回去。其實,燒烤是一個地域屬性非常明顯的品類。每個地方的人,吃的東西不太一樣。不同地區的燒烤品牌有自身的主打產品,但也需要補充其他地方的特色產品和其他味型的產品。
由于廣西離東南亞比較近,我們也想讓自己的好產品走出去,讓更多的人體驗,所以就做了自己的食品廠。去年,我們的食品廠一直為門店做內部供應,今年才開始對外服務。
建設食品廠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做燒烤供應鏈的最大難點,第一就是重度依賴人工。因為做燒烤需要人工穿串,現在很多產品的穿串工序,都無法靠機器。我們門店的產品主要是鮮肉,在食材上求鮮求真,對人工依賴非常大。我們的烤串,都是員工親手串的。上克重、檢查等環節,也需要人工參與。怎么降低對人工的依賴,是我們當下要突破的難點。
其次就是數字化管理和技術。食材好不好,顧客很容易吃出來。如何去除掉牛、羊、豬肉的腥味、保證蛋白質,保留更好的口感,都是我們研發的重點。
研發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產品試吃的時候,感覺味道很好,但是落地到門店后,味道就不一樣了,因為很多產品與門店當地的調味料結合起來是有沖突的,于是我們進行了調整,研發出了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也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產品體驗。
李進飛:老金燒烤的發源地是山東,也是一個燒烤文化很濃厚的地區。今年,老金燒烤在杭州開出了一家非遺傳承門店。相較過去店型,杭州門店模型有了哪些創新升級之處,是如何挖掘非遺文化的?
作為一個北方燒烤品牌,左總在南下擴張的過程中,有沒有感受到一些地區、市場的差異?老金燒烤接下來的布局規劃如何?
左新童:燒烤是一個區域性非常強的品類,淄博燒烤、徐州燒烤都獨成體系。以前有“燒烤不出市”的說法,現在變成了“燒烤不出省”。老金燒烤所在的濟南,早期還被稱為串都。我們的門店能夠輻射到北京、膠東地區乃至徐州。
山東這個地方,有著“一山一水一圣人”的說法,我們一直很講究儒家文化。山東的餐飲企業一般都經營穩健,根基扎實,但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即注重實干而不擅長宣傳。
要我來評價的話,老金燒烤屬于六邊形戰士,攻擊力、敏捷力、血條都比較厚,同時也是一家比較耐折騰的企業。但是做餐飲,有兩點很關鍵:一是差異化,二是性價比。所以我們也圍繞這兩個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
△老金燒烤創始人左新童
今年開業的杭州店,也是老金燒烤近20年積淀的呈現。首先我們是一個清真品牌;第二,我們登上了2024年大眾點評必吃榜,這是很有含金量的榜單。第三,就是老字號和非遺。杭州門店體現了非遺文化。
我的父輩一直從事牛羊相關行業,這也是我們的家族傳承。我父親做的是牛羊生鮮、火鍋領域的生意,后來出去創業。我從小也比較熱愛燒烤行業。燒烤最開始還是以大排檔、小吃街為主,我正好生活在附近,當時就覺得每天吃燒烤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出于熱愛,我們把老金燒烤做成了山東的頭部燒烤品牌。
剛才我提到,山東的餐飲企業注重實干不擅長宣傳。其實,老金燒烤過去也存在這個問題。營銷宣傳是老金燒烤的短板,很多人不了解老金燒烤這個品牌,但是在華北、華東地區,老金燒烤的知名度還是很高的。今年,老金燒烤也在營銷上進行了創新。
杭州門店開業時,老金燒烤結合了非遺文化做營銷,這也讓我明白了一個營銷邏輯,拉新要靠新產品、網紅產品、創新爆品,但想留住顧客、形成復購,還要靠老產品。
以前我們主要在宣傳自身的核心產品,沒有推很多新品。這個邏輯大家也可以借鑒一下,這都是我們實戰出來的經驗。
02.
下沉、自建供應鏈、創新組織結構……
燒烤品牌還有哪些競爭突破口?
李進飛:最后想請各位大咖分享一下,燒烤賽道接下來還有哪些機會點和創新點?
王磊:過去十年火鍋是黃金賽道,未來,燒烤賽道會有比較快速的增長。燒烤企業可以在自己的領域內做得更加細分,針對食材、口味、消費人群等做進一步細分,結合自身優勢,把品牌發展得更好。
△圖片來源:爐小哥烤肉官博
碗均:燒烤做的是年輕人的生意,現在的年輕消費者都是“既要又要還要”。目前,在燒烤行業,不賺錢倒貼錢的惡性競爭頻發,我希望行業能走向正常化,燒烤企業能夠以質說話,不要打價格戰。
我也從“人情味”3個角度來談談燒烤企業在經營上的3個難點:
第一,就是人。
老板會老,玩不了潮夜;顧客會老,吃不動宵夜;伙伴會老,熬不了長夜,但燒烤又是持續經營年輕人的生意,這也意味著燒烤企業需要不停開發新顧客、新伙伴。燒烤不像快餐、中餐,一個顧客就可以吃幾十年,一位伙伴就可以干幾十年,所以對于燒烤事業來說,“人”是最大難點。
第二,就是情。
成都的餐飲市場一直很卷,燒烤也在持續內卷,顧客也需要持續卷“情”。一條街開了幾十家燒烤店的情況下,企業要怎么辦?一些門店只能打起4折、5折,甚至開展“進店就送30串”的活動。一些對價格敏感、情分不深的顧客就卷進去了,燒烤企業又得費大勁把他們卷回來。我們這些干餐飲的人,都能接受客戶四處留情,但不愿看到自己卷自己卷得悲情。
△圖片來源:何師燒烤官博
第三,就是味。
現在,預制烤串非常發達,很多人都覺得燒烤店好開,燒烤店也遍地開花。但是為了保鮮,預制串不得不使用防腐劑、添加劑,味道做得很重但也很豐富,成本卻很低。這對我們這種“傳統食材搬運工”來講,挑戰還是很大的。
30年來,何師燒烤一直堅持不用添加劑、不用防腐劑,每天從自己的中央廚房現配新鮮食材。不僅物流成本高,保鮮難度大,更重要的是,產品的味道豐滿感未必比得上那些運用了科技的產品。
綜上,我給想做燒烤的朋友們提個醒,不要小看燒烤,這個賽道不差,但是難度系數不低,大家要有長期戰斗的準備。
趙東方:我們去年年底也做了燒烤供應鏈,投資了一個工廠。做到現在發現,搭建燒烤供應鏈確實是一件挺難的事情。但是事情再難,還是需要有人去沖,這樣才能助力燒烤行業的發展。
在經營門店過程中,要把員工當成家人、把客人當朋友,燒烤這門生意是可以做好的。
楊澤華:最近都在說市場很難,我覺得沒有想象中那么難。過去確實過得比較舒服,把一些簡單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現在需要把事情做得再精細一些,很多人就對市場很悲觀。
今年是最好的一年,明年可能會更難,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更多了。不過,市場對從業者專業度的要求在提升,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燒烤店是非常注重運營和社交的場所,餐廳不只是提供烤串產品,還要思考如何讓顧客進店消費后能夠獲得情緒價值。
在南寧,一些餐飲店凌晨5點鐘還在營業。凌晨2點,消費者還可以在南寧點到奶茶外賣。眼下,大環境承壓,消費者對社交和情緒價值的需求會進一步提升。燒烤的社交屬性很強,吃燒烤也是一個情緒宣泄的途徑,找朋友喝兩杯酒、吃點燒烤,聊聊天。
所以,燒烤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不僅要解決顧客生理上的需求,還要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把他們喜歡的東西做好。
其實,燒烤行業還在增長,今邕南寧燒烤也在增長,但今年確實放慢了擴張步伐。
面對當下的市場環境,創始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搞清楚企業的戰略方向。我們要打造什么樣的團隊?我們的企業基因是什么?我們要有什么樣的組織結構?當下應該怎么走?這些問題,都要好好思考。
只要我們的服務能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就能把餐飲干好。對未來,我們還是要有信心,要把燒烤做好。燒烤這門生意,沒有我們想象的這么難,但也不會像以前那樣輕輕松松就能干好。
今年,我們只開了2家店,沉下心做組織化改革。比如,員工不懂得怎么迎賓,我們就請老師教他們迎賓;不懂得管理,我們就請老師教他們管理。
市場充滿挑戰,企業可以走得慢一點,但絕不后退,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倒。我相信,如果餐飲企業做難而正確的事情,持續做下去,一定會有收獲的。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左新童:今年可能是未來幾年里,最好的一年。
今年,很多人都說旺季不旺,以后餐飲行業可能都是淡季。大家要多堅持一段時間,也要對未來有信心。餐飲人不容易,做一個燒烤人更難。但是,關關難過關關過,我們要主動破局走出來。
很多人都在說內卷,其實內卷的根本就在于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燒烤企業不僅要針對產品進行創新,還要在技術、營銷渠道、資源整合等方面進行創新,最重要的是對自身的內部組織結構進行創新。雇傭制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要把伙伴變成合伙人,這樣,我們的梯隊才能打造得更豐滿。
把愛傳出去,把力分出去,我們就不會有那么大壓力。所有餐飲人要往回看,沉下去,走出來。
往回看,就是要想想自己的初心是什么。餐飲人難免會遇到疲憊期,都會有失去信心的時候,但我們要想想創業的初心,想想是什么讓你堅持干餐飲的。
走出來,就是說餐飲人不要待在自己的舒適區內,不要墨守成規。
沉下去,就是要做下沉市場。眼下,下沉市場呈現出不錯的發展潛力。目前,老金燒烤覆蓋了整個山東,在縣級層面的市場發展勢能較好。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