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爆紅品類盤點!今年還會繼續火嗎?
紅餐編輯部 · 2025-01-26 21:40:10 來源:紅餐網 1697
都說去年餐飲生意難做,為什么這9個品類卻賣爆了?
剛剛過去的2024年,是餐飲行業跌宕起伏,充滿變數的一年。但在復雜的大環境下,仍有一批餐飲品類爆紅,在行業掀起一陣熱潮。
為此,紅餐網盤點出了2024年餐飲行業九大爆紅品類,以期總結過去,觀照未來。
01 熱度增長超400%!砂鍋菜熱潮席卷餐飲業
過去一年,砂鍋菜席卷了餐飲行業,不同品類和定位的餐飲品牌都推砂鍋菜:有的做產品上新、有的推出子品牌,還跑出一批砂鍋菜專門店,可謂是“目光所及,都是砂鍋”。
巨量算數數據顯示,2024年,以“砂鍋菜”為關鍵詞搜索指數同比增長404.19%。
產品上新方面,和府撈面、蛙小俠、遇見小面、袁記云餃等品牌都推出了砂鍋菜產品。如,袁記云餃上新現點現做的“砂鍋油潑虎皮肘子”等菜品;遇見小面上新砂鍋冒菜、成都砂鍋菜等系列產品。
除推出時令砂鍋菜以外,去年還有品牌爆改定位。比如,阿香集團旗下的子品牌“稻掌柜”全面轉型砂鍋菜,強調現燒現煲;閩南豬腳飯品牌豬角推出 “豬角砂鍋” 子品牌,采用電陶爐加熱,以覆蓋更多場景。
△圖片來源:羅媽砂鍋
而一批聚焦砂鍋菜的連鎖品牌,正在加速跑馬圈地。據紅餐大數據,2024年,羅媽砂鍋新增超520家門店,截至2025年1月21日,其門店數近600家;火啫啫去年新增超130家門店,截至1月21日門店數超190家。
總體來看,砂鍋菜既能做正餐也能做快餐,應用場景較廣。此外,由于砂鍋菜自帶煙火氣,精準擊中當前消費者需求,催生了整個行業的“砂鍋熱”。隨著砂鍋菜的覆蓋率越來越高,接下來,同質化競爭在所難免,在引流效果減弱下,如何把砂鍋菜做得更出彩,將是餐飲人今年的課題。
02 鮮燙米線,成粉面館新頂流?
去年,在全國范圍內涌現出一批主打生燙牛肉米線的品牌,通過強調價值感、性價比迅速擴張。
截至發稿前,生燙牛肉米線在各大社交平臺的相關話題的曝光量近2億。
熱潮之下,一批生燙牛肉米線品牌快速發展。如,去年4月開出首店的喬杉杉生燙牛肉米線,據紅餐大數據,截至1月21日,其在全國有超230家門店;深耕廣東地區的窄巷口生燙牛肉米線門店數超110家;云阿蠻生燙牛肉米線亦擁有超過40家門店。
生燙牛肉米線大多強調性價比,價格大多在30元以內,并通過鮮切、牛肉兩個關鍵詞突出價值感。
據紅餐大數據,截至2024年11月,超五成的生燙牛肉米線門店人均消費在25-30元,占比最高。此外,窄巷口生燙牛肉米線等品牌還喊出“鮮切吊龍只要7元”等口號,將高價值感的吊龍與低價位相結合來吸引消費者。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生燙牛肉米線的走紅離不開兩大因素:消費者追求性價比,和牛肉價格處在相對低位階段。
前者無需贅述,牛肉價格方面,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截至2024年第50周,我國牛肉價格已經連續下跌12個月,肉牛批發價短短半年內下跌24%,創五年來歷史新低。同時,由于米線的供應鏈相對成熟,標準化程度較高,以利于品牌快速鋪開門店。
這也意味著,生燙牛肉米線存在一些明顯的挑戰。一方面,去年12月,商務部對進口牛肉啟動了保障措施調查,屆時這些品牌會存在原料漲價的挑戰;另一方面,供應鏈的標準化,也意味著產品模式容易被復制,市場競爭易出現同質化。
03 鮮切牛肉自助火鍋走俏,有品牌一年開出近300家店
2024年,在牛肉降價潮下,鮮切牛肉自助火鍋熱度高漲。小紅書上,“鮮切牛肉火鍋自助”相關筆記多達114萬篇;抖音上,#鮮切牛肉自助火鍋#話題播放量高達3.1億次,多家鮮切牛肉自助火鍋品牌在全國陸續冒頭,部分品牌也應勢而起。
比如,成都的譚三娘鮮切牛肉自助火鍋,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1月24日,成立一年多的譚三娘已跑出320家門店,總簽約數超500家門店;去年年初成立的郝阿娘鮮牛肉自助火鍋,門店數超240家。
△圖片來源:譚三娘鮮切牛肉自助火鍋
此外,上海、杭州等地也涌現出眾多本土品牌。譬如,上海有俏多多現切牛肉自助火鍋、北京有蜀三娘現切牛肉自助火鍋等。
總體來看,這批牛肉自助火鍋品牌普遍沿用了潮汕牛肉火鍋“新鮮現切”的特色,并通過“自助+平價”的吸引顧客,同時滿足了消費者追求新鮮、性價比高的雙重需求。
在消費者對新鮮、現制的需求持續提升的當下,鮮切仍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流行的趨勢。不過,作為一種強調食材的出餐形式,鮮切牛肉對牛肉的品質、新鮮度有不小的要求。接下來,一些跟風做引流、品質不達標的商家會被逐漸出清。
04 熱度增長近20倍!小火鍋再迎新春天
在“一人食”需求和高性價比趨勢推動下,2024年小火鍋賽道翻紅。
巨量算法數據顯示,相較于2022年,2024年小火鍋搜索指數增長了近20倍。另據紅餐大數據,2024年,全國小火鍋門店數和消費規模同比增長均超過20%。
價格方面,據紅餐大數據,當前小火鍋的主流人均消費集中在60元及以下,其中,20-40元區間的占比最高,達30.8%。
踩中多重風口下,一批小火鍋品牌快速攻城略地。
如人均23元的圍辣小火鍋,據紅餐大數據,截至1月21日,其在營門店數超850家;人均30元的仟味一鼎自助小火鍋,門店數超350家;人均30+的農小鍋,門店數超170家,去年拓店超100家。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此外,一些頭部品牌也推出了小火鍋相關產品或子品牌。像小肥羊新增了回轉小火鍋,人均55元;海底撈推出人均30+的子品牌“沸派·甄鮮小火鍋”,鍋底最低9.9元;永和大王推出鮮牛肉鍋,一份29元起。
雖然當前小火鍋賽道火熱,但也有一些品牌陷入發展困境,如曾經的深圳“排隊王”千味涮,在去年這股小火鍋風潮下關掉了所有門店。此外,產品同質化嚴重、競爭日趨激烈等,將是接下來小火鍋品牌需要面對的問題。
05 增長率達600%!江西小炒在全國爆發
2024年,平價的江西小炒正在全國爆發。一方面,是江西小炒走紅網絡。抖音上,“江西小炒”有關話題視頻播放量超17億次;小紅書上,“江西小炒推薦菜”筆記超46萬篇。
另一方面,是一批江西小炒門店在全國各地涌現。據贏商網報道,截至2024年11月,江西小炒在全國有超2萬家店,其中一線城市擁有超5000家,增長率達600%;大眾點評數據亦顯示,2024年江西菜相關評價量同比增長212%。
聚光燈下,江西小炒賽道跑出了一批連鎖品牌。
據紅餐大數據,截至1月24日,小江溪·江西小炒在全國開出超50家門店;田耕記·江西小炒、贛鄉野·江西小炒均開出了10余家門店。還有原本扎根于江西本土的藍邊碗·江西小炒,去年加速全國化布局,門店數超30家。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據紅餐網觀察,這批江西小炒品牌從產品結構到定價,和一眾湘菜品牌的出圈路徑有高度相似性。
選址上,上述提到的江西小炒品牌和費大廚、農耕記、湘辣辣等一批新湘菜品牌相似,偏向于在商場內開店;標簽上,江西小炒品牌和費大廚、辣可可等一樣聚焦于“小炒”模式,強調新鮮現炒;價格上,江西小炒品牌人均40-70元,走輕正餐模式,也和湘菜品牌定價相近。
伴隨江西小炒借“湘菜模式”的成功探索,2025年,會有越來越多地方小炒采取相似的方式,開始品牌化、連鎖化發展。
06 “珍珠奶茶”翻紅,單品店品牌持續拓店
2024年,“初代奶茶”珍珠奶茶翻紅,催生了一批“珍珠奶茶單品店”持續拓店。
例如,曾退出大陸市場的珍珠奶茶品牌“鹿角巷”去年8月回歸,官方數據顯示,截至1月24日,其在全國開出25家門店。
還有煲珠公、陳文鼎等品牌,憑借手作現熬珍珠、低價等策略吸引消費者,在全國加速擴張。據紅餐大數據,截至1月21日,煲珠公在全國門店數超420家,陳文鼎則有超350家門店。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價格方面,陳文鼎主推“15元2杯黑糖珍珠奶茶”活動,折算下來7.5元/杯;煲珠公主打產品老紅糖珍珠奶茶,根據規格不同定價9-13元不等。
一些頭部新茶飲品牌也相繼下場。
喜茶推出“喜茶波波站”,這家珍珠奶茶專門店只有8款產品,開業活動期間最低15元2杯;快樂番薯孵化了“快樂番薯老紅糖薯圓奶茶”專門店,主打老紅糖珍珠奶茶,售價9元/杯。此外,茶百道、古茗、樂樂茶等則上新了“珍珠系列”產品。
總體來看,珍珠奶茶的翻紅離不開“性價比”三字,多個品牌產品定價在9-15元區間。同時,品牌在用料、宣傳上不斷強調品質和健康概念,并通過小店型+大單品模式鞏固價格優勢。
盡管珍珠奶茶這一大單品的熱度仍在上升,但也面臨著同質化競爭和山寨問題。此外,大部分珍珠奶茶專門店強調“手作”,現有模式下,如何進一步提高效率也是這批品牌需要持續學習的課題。
07 新茶飲品牌,集體迷上“做菜”
去年,果蔬茶成為茶飲界的新寵。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茶百道、樂樂茶等頭部品牌相繼跟進。
比如,喜茶推出全新茶飲品類“超級植物茶”,加大對果蔬茶的研發投入;滬上阿姨推出“輕盈果蔬茶系列”產品、茶百道推出“超級蔬食”系列產品等。
與此同時,一批果蔬茶品牌或陸續冒頭,或持續擴張。如主打果蔬類茶飲產品的茶救星球,據紅餐大數據,截至1月21日,其在全國門店數超540家;“混果汁”和“O2鮮榨果汁兩者在全國門店數均超100家,其中前者去年拓店數超40家。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事實上,果蔬茶并非首次出現在市場上。在如今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健康、輕負擔,同時新茶飲賽道內卷嚴重,產品同質化明顯的背景下,恰好為標榜健康的果蔬茶提供了火爆的契機。
可以預見,在消費趨勢和茶飲賽道的大背景不變情況下,果蔬茶的流行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08 脆皮年輕人,愛上養生奶茶
同樣打著“健康奶茶”標簽的,還有養生奶茶。2024年,主打健康和功能屬性的現制養生茶飲賽道進一步走紅,抖音上,“養生茶”話題播放量超70億次。
一批新茶飲品牌紛紛推出了相關養生茶飲產品。如,奈雪的茶推出“元氣阿膠紅棗”,融入東阿阿膠、銀耳等;茶百道的“姜汁桂圓紅棗茶”系列,主打補氣血養生功效。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養生茶飲賽道也吸引了不少創業者。據紅餐大數據,截至2024年11月,全國養生茶飲相關的企業注冊量是去年同期的6.1倍,全國養生茶飲相關的企業存量同比增長44.4%。
部分主打養生茶飲的品牌,規模也取得了進一步突破。據紅餐大數據,截至1月21日,陸藜·開了個方子全國門店數超150家;荷田水鋪和青楠五味茶,其門店數分別超100家和70家。
值得注意是,雖然整體的發展勢頭不錯,但目前養生茶飲賽道由于規模較小而處于無序競爭的狀態,除了少部分品牌能跑出一定規模,還有部分小店面臨倒閉、復購率低、被消費者質疑是智商稅等挑戰。
新茶飲賽道的風向來去無常,盡管在去年吸睛無數,但2025年,入局養生奶茶仍需謹慎。
09 萬能配角“薯條”,也有專門店了
去年,在全國多地冒出了一批人均消費30元的薯條專門店,多個品牌門店出現了排隊超1小時的現象。
熱度推動之下,一批薯條專門店擴店勢頭迅猛。
如菲律賓的薯條品牌Potato Corner,其去年1月初官微發布消息稱,在中國門店數近40家,據紅餐大數據,截至1月21日,其在中國門店數超120家;發源于上海的薯條專門店品牌SH4KE,和2023年成立的Putoto均開出十余家門店。
據觀察,這類薯條專門店多為10-20平的小店,不設堂食,且偏愛在商場內開店。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這些薯條專門店主打薯條,但也會兼賣雞米花、肉腸、芝士球等油炸食品和飲品。薯條的規格、形態、口味多樣,包括粗薯、細薯、卷薯等。口味上,給消費者提供了10余種甚至更多干料、醬料的選擇,部分品牌的口味甚至多達數十種。不同于西式快餐門店中,只有番茄、椒鹽等傳統口味。
價格上,根據分量不同有所差異,但人均集中在30元左右。比如SH4KE上海多家門店在售34元/份的團購套餐。Potato Corner的薯條小份18元、大份裝為38元/份
不過,薯條專門店目前還是一個較為小眾的賽道,同時供應鏈成熟、標準化程度較高,當消費者嘗鮮的紅利期過后,如何持續經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在當下消費者越來越追求性價比的環境下,30元一份的薯條很難勾起消費者復購的欲望。
據紅餐大數據,全國小吃快餐門店的人均消費集中在10-30元區間,占比超過了七成。其中,人均消費在10-20元區間的門店數占比最高,占比為46.8%。
這也意味著,接下來,薯條專門店在保障品質、口味的基礎上,把價格下探到小吃的大眾價格,或許是個值得嘗試的探索。
結 語
深入探究發現,2024年大多數爆火餐飲品類的走紅的邏輯,都離不開“性價比”三字。而其背后消費者需求,依舊和情緒價值、健康、煙火氣等老生常談的話題相關。
可以預見,2025年,情緒價值、健康、煙火氣、性價比等仍是吸引消費者的關鍵元素,而具備這些特點的品類,在做好經營的基礎上,更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殺出重圍。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麥泳宜;編輯:王秀清。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