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譜火鍋行業新篇!“2025火鍋產業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紅餐編輯部 · 2025-03-12 08:58:17 來源:紅餐網 2049
火鍋賽道激戰正酣,從業者們如何從紅海競爭中脫穎而出?3月11日,“2025火鍋產業發展論壇”在成都圓滿落幕。多位行業大咖深入解析了火鍋賽道的發展趨勢,為從業者帶來更多破局思路。
火鍋行業進入高度內卷的發展階段,火鍋從業者們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從殘酷的角逐中突圍?能否進一步提升自身綜合實力?已成為當下很多火鍋品牌重要的發展課題。
3月11日上午,“2025火鍋產業發展論壇”在成都成功舉辦。
作為“2025中國餐飲產業節(紅餐·第33屆HCC餐博會)”的重要板塊,“2025火鍋產業發展論壇”匯聚了新加坡First Taste公司總經理、新加坡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周鵬邦,季季紅火鍋創始人、總裁周弘,聚慧餐調高級市場合伙人鄧立威,劉一手品牌創始人劉梅,圍辣小火鍋創始人張蕭等10多位業內大咖,通過獨立演講、報告發布、圓桌對話等多樣化的形式,開啟了一場場思維碰撞。
01.獨立演講:火鍋出海浪潮下,品牌如何與供應鏈協同創新?
火鍋出海的風頭正勁,很多連鎖品牌都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但在海外開店還要面臨供應鏈體系建設的挑戰。這也給供應鏈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機會。
△新加坡First Taste公司總經理、新加坡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周鵬邦
新加坡First Taste公司總經理、新加坡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周鵬邦,現場分享了他對供應鏈出海的看法,并建議供應鏈企業在開拓海外市場的過程中,要把握住時機。
他表示,中餐出海的過程中,供應鏈是很重要的部分,但供應鏈也是很多餐企的短板。所以,供應鏈企業出海,一定要抓緊時機。“2024年是中餐出海沖刺年,而2025年則是供應鏈出海元年。”
周鵬邦還指出,如果供應鏈不能出海,那中餐進入到海外,就只能在本地尋找供應鏈,等到本地供應商已經能夠提供替代產品或服務時,國內的餐飲供應鏈再出海,就會失去國際餐飲市場商機。
02.獨立演講:理性消費興起,火鍋品牌如何塑造性價比?
在消費降級的趨勢下,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越來越高,追求性價比也成為了主流趨勢。季季紅火鍋創始人、總裁周弘以季季紅品牌的運營為例,分析了火鍋品牌如何建立性價比優勢,優化消費體驗。
周弘表示,自季季紅成立第一天起,就秉持著打造高質價比火鍋的理念,以貼近百姓,讓每個人都能盡興地吃上季季紅火鍋為使命。
在門店模型的優化上,季季紅以數字化驅動戰略代替機會驅動戰略,做到顧客在哪里,品牌就去哪里。根據不同地區的顧客消費結構,不同城市的門店類型,比如街邊店、綜合體店、社區店等,進行數字化分析,持續迭代和打磨。如今季季紅已經滲透到江西的11個地級市,100個縣,從城市到鄉鎮全面覆蓋,直營門店達到了464家。
△季季紅火鍋創始人、總裁周弘
供應鏈也是季季紅能夠做到高質價比的重要因素。在供應鏈打造上,季季紅做到了從源頭到餐桌與合作伙伴共創,確保了地域食材和口味的獨特性。
與此同時,季季紅在運營上下功夫,通過經營模式的創新和調整,將更有品質的產品提供給顧客。比如從傳統的點餐消費,到自助、自選,引入機器人送餐、先買單后上菜等方式。再比如在出品上不刻意擺盤、持續優化動線,不斷簡化動作、減少人工等,這樣才能做到不提高客單價的同時,給顧客更多的附加值。
周弘在分享中強調,相較于簡單提升利潤,“卷死低效”才是關鍵。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餐飲企業應向內開刀,從管理層面深挖效率與效益。以往餐飲行業賺錢相對容易,但更多是機會主義導向,忽視了內部管理的重要性。
基于此,季季紅接下來會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內部管理中,發起效率革命。周弘認為,破除內卷是實現高質量提升的唯一有效途徑。
在周弘的理念里,高性價比與省錢美學并不沖突。高質價比是對內部管理持續迭代提升的要求,而省錢美學則是向顧客呈現的直觀感受。
03.獨立演講:火鍋賽道擁擠,品牌如何通過味型創新實現突圍?
隨著消費者的口味越來越挑剔,味型創新能力也成為火鍋品牌的重要競爭力。獨特的味型能助力火鍋店打造有辨識度的產品,塑造差異化優勢。
聚慧餐調高級市場合伙人鄧立威從味型創新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見解。
△聚慧餐調高級市場合伙人鄧立威
在鄧立威看來,重慶火鍋之所以好吃,除了文化原力、地理特色等因素外,更在于差異化的靈魂“底料”,它的牛油老味猶如火鍋店的“核彈頭”,層次感分明,味醇厚不油膩,堪稱“味覺比特幣”,越炒越香,同時還有成癮性,顧客在食用時會分泌多巴胺、內啡肽等物質,獲得原始的感官快樂。
近年來,隨著火鍋競爭白熱化,重慶火鍋的口味逐漸同質化,“滿城盡是火鍋店,再難吃出重慶味”。死磕重慶火鍋風味25年的聚慧餐調,研發出一款可以替代和還原重慶老火鍋味道的火鍋底料——佬油集1983,以經典致經典,堅持重慶老味道、堅持食品科學、堅持味覺霸權,傳承重慶老火鍋的好味道。
04.《火鍋產業發展報告2025》重磅發布
論壇現場還發布了紅餐產業研究院出品的《火鍋產業發展報告2025》,紅餐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經理勞華輝對報告進行了深入解讀。
勞華輝從需求端、供給端,分享了火鍋行業的發展概況。他指出,火鍋的市場規模仍在繼續增長,依據紅餐大數據,2024年全國火鍋市場規模6175億元,同比增長5.6%,預計2025年火鍋市場規模達到6500億元。
△紅餐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經理勞華輝
從需求端來看,火鍋消費也是處于同比持續增長的狀態,需求還是比較活躍的狀態。但供給端,門店數的絕對水平比去年的絕對水平要低一些,這也意味著供給端進入了劇烈的洗牌階段。
在洗牌階段,火鍋企業要存活下來,獲得增長,最核心的一點是跟上市場趨勢。“求新、求鮮、追求性價比、重視體驗”是火鍋賽道未來的四大發展趨勢,接下來,火鍋品牌要緊跟市場趨勢。
勞華輝進一步解釋稱,求新、求鮮、重視體驗其實都是做加法,而追求性價比則是做減法,要把門店模型做輕,砍掉一些裝修、人工的成本,把價格定得更低,這樣會對消費者有更強的吸引力。
不過,勞華輝也強調,不管是做加法還是做減法,最后還是能力層面的比拼,包括產品研發、供應鏈支撐、對消費者的洞察、成本控制、組織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火鍋市場經歷洗牌,但還是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未來,品牌多關注市場方面的動向和趨勢,依然可以獲得比較快速的增長。” 勞華輝說道。
05.圓桌對話:新周期下,火鍋品牌如何應對市場競爭?
火鍋行業的市場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行業也進入了發展新周期。賽道上的玩家要實現增長和突破,必須重新審視市場環境,在口味、食材、服務上持續創新,提升運營效率,加強品牌形象的塑造及構建核心競爭力。
本次論壇以《火鍋新周期——從“規模競賽”到“結構性效率”的轉型路徑》為主題,開展了一場圓桌對話。
在“老孟新商業”主理人老孟的主持下,劉一手品牌創始人、中國飯店協會火鍋專委會理事長劉梅,圍辣小火鍋創始人張蕭,豪渝火鍋、笨姐火鍋創始人胡強衛,有福孵化創始人、老馬扎市井小火鍋投資人耿茂峰,順新暉戰略拓展部總監楊鑫,圍繞模型打造、效率提升、火鍋的機遇挑戰等方面,探討了火鍋品牌的發展策略,為火鍋行業帶來新啟發。
△劉一手品牌創始人、中國飯店協會火鍋專委會理事長劉梅
劉梅指出,如今餐飲品牌出海,格局和思路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包括地緣政治、地緣經濟,都要納入考量范圍。
劉梅還表示,在海外開店,一些國家的特殊要求和細節同樣不容忽視。
比如在東盟國家開店,必須要有清真認證;而東南亞地區雖人工成本低、簽證便利,但當地風俗習慣比較嚴格,星巴克、蜜雪冰城等都曾因此“踩過坑”;還有新加坡,當地員工到點是不加班的……
此外,企業自身的組織力也是開店的基礎。如果組織力不夠,去到海外開店的風險就會很大。
△圍辣小火鍋創始人張蕭
張蕭透露,今年圍辣小火鍋計劃再開出1000家新店,也會激勵團隊共同實現這一目標。
回顧圍辣小火鍋的發展歷程,張蕭表示,做到500家門店時,自己和團隊做過一些總結,為何能夠在沒有經驗、人脈、背景的情況下成長起來,主要是當時小火鍋賽道,有餐飲經驗的大咖看不上,覺得規模太小,而沒有經驗的餐飲人連鎖化做不起來。而圍辣小火鍋將小火鍋口味升級疊加品牌VI統一,故而能慢慢跑出來。
在張蕭看來,“供應鏈”會是今年小火鍋的發展關鍵詞。他提及,去年圍辣小火鍋通過強化供應鏈,賦能門店降本增效的同時,也加快了開店步伐。“圍辣小火鍋此前門店數突破1000家,但還是處于‘連而不鎖’的狀態,沒有完全掌控供應鏈。去年,圍辣小火鍋逐步完善供應鏈,解決40%的門店供應。”
最后,張蕭也表示,依然看好小火鍋賽道的發展前景,因為其承接了消費下行時期的這一波紅利。不過他指出,目前賽道上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值得從業者關注:
一是入局者越來越多,且越來越專業,不少新入局者做的都是商場店,這能夠起到比較好的營銷宣傳作用,推高品類的勢能,同時也重塑了小火鍋的形象;二是,小火鍋本身也在不斷升級,食材越來越精細化,食品安全也更有保證。
△豪渝火鍋、笨姐火鍋創始人胡強衛
針對火鍋行業的內卷,豪渝火鍋、笨姐火鍋創始人胡強衛直言,原先是“不卷要死”,現在是“卷了也要死”,再卷下去沒有意義。
在他看來,與其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參與內卷上,不如多改變自己,改善品牌的產品、服務和內功。
“不否認內卷、價格戰會繼續存在,但大家都去轉變的話,內卷、價格戰的情況可能會好轉。我們引流的目的是讓更多的人來到門店體驗,如果門店的菜品、服務、環境等都沒有發生改變的話,引流到最后也只是自嗨。”胡強衛說道。
胡強衛也透露,目前豪渝火鍋、笨姐火鍋的經營策略已經發生了兩個轉變。
第一,是把卷市場的費用、打折的費用,都轉化到產品端,從產品入手為門店進行引流。
第二,是從加盟端和直營端相互依存的分區布局,今年計劃再開出幾十家的區域直營店,直營店的模型成熟且能夠盈利后,有了一定的熱度后再在對應的區域開放加盟。
△有福孵化創始人、老馬扎市井小火鍋投資人耿茂峰
耿茂峰表示,新周期下,消費者的選擇偏好已發生較大的變化,追求極致性價比成為潮流。其次,新舊品牌的汰換速度也在提高。一方面,地域火鍋、小火鍋、山野火鍋等更加細分的品類崛起,火鍋在風格、味型上愈加多樣化,解決了不同消費者的用餐需求;另一方面,這些興起的火鍋品類也在擠壓川渝火鍋這個賽道,川渝火鍋的市場存量開始下降。
而針對市井小火鍋的發展,耿茂峰則指出,品類創新是關鍵。他分享,此前團隊在研究新周期下高性價比且高翻臺的品類時發現,把大火鍋改為小火鍋,把小火鍋變成了燉涮鍋,就能開出很多店,實現現象級的營業額。通過差異化的品類、差異化的場景去打造特色,品牌就能為消費者提供情緒價值,解決進店率等問題。
△順新暉戰略拓展部總監楊鑫
楊鑫表示,2024年,順新暉也在陪同客戶做降本增效方面的調整。比如通過內部資源整合,幫助企業做庫存、做計劃、做預測,實現優化。“我們不是一味卷價格,而是整體從服務、供應鏈優化、效率提升等方面入手,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把部分成本降下去,實現收益。”
另外,針對順新暉近幾年的發展,楊鑫則表示,主要在兩方面重點發力。一是與火鍋品牌達成默契,構建一體化合作。比如在倉儲方面,順新暉已經從全國十幾個倉庫發展成 70 多個,但這還不夠密集。未來,順新暉還會往下沉,因為客戶還在不斷下沉。
另一方面,順新暉還會借助 IT 技術對供應鏈進行優化升級,通過IT科技,實現供應鏈的智能化、數字化與透明化。
最后,楊鑫也透露,順新暉的海外市場業務已于前年啟動,目前已在約 10 個國家和地區組建了運營團隊。
結 語
“2025火鍋產業發展論壇”上,多位業內大咖圍繞火鍋行業的機遇及挑戰進行了深入探討,同時也為廣大從業者破解經營難題提供了新思路。
明天(3月12日),2025中國餐飲產業大會、HCC餐博會·2025春季展、2025餐飲品類發展論壇等板塊仍將繼續,《2025中國餐飲產業生態白皮書》也將在明天正式對外發布。精彩繼續,敬請期待!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