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華資本宋向前:未來10年,餐飲產業規模有望突破10萬億
紅餐編輯部 · 2021-04-02 15:31:20 來源:紅餐網 33598
3月30日,由央廣網、紅餐網和Hotelex上海酒店及餐飲展三方強強聯手,共同主辦的“2021中國餐飲產業峰會暨首屆中國餐飲產業紅牛獎盛典”,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隆重舉行。
本次峰會邀請了餐飲界、學術界、傳媒界、資本界等眾多影響力人物云集一堂,他們以白皮書發布、獨立演講、圓桌論壇等多種形式,與1200多位餐飲人、產業鏈從業者、管理者進行了深度交流。
以下是加華資本創始人宋向前先生帶來的大餐飲板塊的資本化機會演講主題實錄:
我曾經公開講過,未來十年,中國的餐飲工業,會全面完成資本化、品牌化、連鎖化進程。
中國餐飲4.72萬億的規模,保守估計應該能解決六千萬人的就業。實際上,加上一些未能納入國家統計范圍的夫妻店個體店等,中國的餐飲規模應該有近6萬億。
而未來十年,中國餐飲產業很可能會突破10萬億規模,創造八千萬到一億人的就業機會。餐飲是一個很好的賽道,這也是加華資本多年跟進餐飲行業的重要原因。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大餐飲板塊的資本化機會。
資本化是產業機遇,也是餐企的助推器
對餐飲人來講,餐飲資本化是非常重要的機遇,怎么抓住?
首先,主觀上要有接受資本的意愿。很多餐飲老板進入餐飲賽道都是懵懂的,對資本也有抗拒。人對陌生的事情,總會缺乏安全感。但是,只有敢于挑戰,敢于接受新鮮事物,才能獲得好的機遇。
其次,主動迎接標準化、資本化。標準化、資本化意味著公司的管理升級。餐飲行業入門門檻相對較低,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也不算特別高。在企業管理上,餐飲人還有很多路要走,很多課要補。
如果沒有資本化,沒有上市要求,沒有外界的壓力,餐飲企業單純靠自身改革,難度是很大的。我們投資過很多家企業,它們在接受資本的過程中,大多數都完成了企業管理的迭代和升級,完成了運營體系、組織體系的迭代和升級。標準化、資本化對于企業的長期競爭力非常有幫助。
第三,環境驅使。企業無時無刻不面臨著市場中各種生存要素的競爭。除了土地、設備、廠房、人才之外,資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生產要素。
誰能掌握更多的資金,更多的生產要素能力,誰就能在未來的商業競爭中間取得更優勢的地位。資本助力企業發展,能促使企業在未來競爭中擁有更多機遇。
第四,營商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在營商環境發生全面變革的當下,企業也要及時跟進。曾經,餐企存在著各種相對不那么規范的操作方式,在宏觀環境、財稅環境日益規整的情況下,市場倒逼企業要進行規范性的改革。
總而言之,對企業來說,資本化就是一個助推器。利用資本化帶來的機會,企業可以完成規范化轉型;通過引入資本,又可完成品牌化升級;而成為上市公司,又贏得了市場競爭。
餐企要擁抱資本,但好的資本才有價值
中國餐飲工業突破一萬億用了28年,但是從3萬億到4萬億僅僅用了3年。未來,從四萬億到五萬億甚至是十萬億,也將是一個非常快的過程。
當下,我國人均GDP是1萬美金,正朝著1.2萬美金邁進,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三萬多塊錢,中國消費服務業也正在爆發。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消費行業是很寂寞的,很多資本都把目光聚焦在了互聯網,消費服務業的潛能沒被很好地挖掘。但是近三年,消費服務行業非常火爆,引來眾多基金的關注,為什么?
西貝的賈總曾經說過一句話:“還有哪一件生意比伺候好14億人吃好飯還重要!”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我們正進入一個“水比油貴的時代”,農夫山泉確實貴過中國石油,所以干消費的人要有信心,這是屬于我們的超級時代。
加華資本的投資評判有三個增長參考:第一個買行業增長,行業增長一定要快,總量一定要大;第二個買企業增長,企業增長能力要強,買的都是未來;第三個買企業家,買創始人人格能力、學習能力和心性增長。這三個增長如果能完美地整合在一起,就會贏得時間價值。
未來十年,餐飲企業在資本市場大有可為,中國將會涌現出大批餐飲板塊的優質上市公司。未來五到十五年,100到200億的餐飲企業會有五到十家,五十億以上的會有70家。
餐飲是個大賽道,資本催化下,屬于餐飲行業的時代來了。但是,餐飲人也需要認識到,好的資本,對企業才是有價值的。
餐飲是個高流動性的行業,本身現金流也非常好,不缺資本,缺什么呢?其實餐飲資本化,更多是要引入資本對行業的理解。有創造價值的資本,跟你共同經營這個企業,經營這個品牌,經營這個事業,這樣的資本才值得被引入。
加華資本一直都是用這樣的心態來服務餐飲行業的,我們不是財務投資人,是聯合創始人式的投資人,投后賦能,對餐飲行業進行深入研究,并深度參與餐企的經營。
產業資本一定要對產業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賦能公司,把產業和金融的能力,融合在一起,才能加大價值。
餐企要做大做強,就要有規范自己的欲望
過去二十年,為何餐飲基本與資本絕緣?近五萬億的賽道,除了少數幾個公司之外,資本化率居然不到千分之一,是什么原因?
餐飲人大都過慣了點現金的日子,沒有想過怎么去做規范,怎么把企業做強。做大容易做強難,就是因為很多企業沒有規范改善自己的欲望。
過去十年,資本機構投餐飲行業,基本全軍覆沒了,加華資本是唯一剩下來的。為什么會全軍覆沒?要么是事不對,要么是人不對。實際上,人對了,事也就對了一半。
近十年,海底撈、九毛九等越來越多餐企成功上市,那是因為人對了。這批上市的餐飲老板們,都有成為企業家的愿景,有領跑全中國全行業的野心和決心,有成為企業家的動力。
朝企業家轉型需要很高的成本,也是件不容易且極具挑戰的事,但是做到了,就有益于自己,有利于公司,有利于品牌。
上市,對企業家而言是人生里程碑式的事。二十年前,如果有餐飲老板說我要上市,要做品牌,要做全球化,大家可能會認為他瘋了。二十年前的中國餐飲業,雖然很大,但分散化,大卻不強。
中國的餐飲,有這么一個“六二二”的現象。十個餐飲人,有六個是賠錢的,兩個不賺不賠,真正賺錢的只有兩個。這個數據很是慘烈,也確實有很多品牌賺了規模卻不賺錢,做企業變成了社會福利事業,光解決就業,創造不來財富,創造不了價值。
但是,中國未來一定會完成連鎖化、品牌化、資本化的高滲透。餐飲行業正在加速產業集中,頭部效應會非常明顯,比例大概是二八法則,甚至是一九法則。
也就是說每個賽道當中,大概只有10%的人能活下來,10%的公司里面只有1%的公司會成為偉大的公司。
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面前,搶跑、領先,率先完成資本化,完成公司化,對每一個企業家,特別是有志于做行業冠軍的企業家而言非常重要。
隨著注冊制這樣一個基礎設施級別改革的釋放,好好做企業的企業家,在資本市場面前,都會獲得一視同仁的平等競爭的機會,這對所有餐飲人來說,是個重大的制度性利好,也是個歷史性的機遇。
有冠軍心的餐飲企業適合資本化
餐飲行業的資本化喜憂摻半,什么樣的企業最適合資本化?
第一,動力要強。要對企業制度,現代企業運營體系有信心,愿意接受約束和管理,相信管理科學,并堅信追求資本化是對的。
個體工商戶、夫妻老婆店這樣的企業,談資本就很難搞。因為要它不斷管理,組織上要迭代升級,學習的路程比較長。
第二,學習能力要強。很多老板一聽說融資上市就哆嗦。其實資本機構是職業運動員,只要你依葫蘆畫瓢,只要學習能力強,有決心和毅力,都能懂得資本上市。
第三,有強大的愿景。想成為資本化的公司,一定要有強大的愿景。想成為行業的龍頭企業、領頭企業,想成為行業冠軍,就要有一顆冠軍的心,強大的愿景很重要。
未來的大食品板塊、包括餐飲供應鏈,機會很大,但不是誰都能抓住的,有冠軍心的企業抓住的機會更大。
未來,是公司管理精細化的時代。海底撈沒有引入管理科學,它成不了海底撈,大家要相信和承認這個邏輯。資本化、品牌化,是一個偉大的公司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資本化對企業真正長期核心競爭力的養成,也非常有幫助。
有的餐飲公司上市以后,發展得遠勝同行。因為多年來,對運營、戰略優化等一系列資源要素的投入迭代發展,公司已經具備了長期的核心競爭力,能安然享受時間帶來的福利價值。
完成資本化、連鎖化、品牌化,找對增長的模式,這樣的企業才能在各個細分賽道上成為隱形冠軍。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