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張婧:“以人為中心”餐飲才能共創共贏
紅餐編輯部 · 2023-04-23 15:35:21 來源:紅餐網 1536
3月29-30日,由央廣網、紅餐網和良之隆·中國食材電商節三方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餐飲產業峰會”在武漢國博中心·漢廳盛大召開。峰會期間,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張婧接受了《央廣面對面》欄目組的專訪。
主持人:2023中國餐飲產業峰會的主題是“共創·共贏”,您是怎么理解這個主題的?當前形勢下,餐飲品牌如何才能做到共創·共贏?
張婧: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主題。
餐飲行業發展到今天,整個上下游產業涌現出非常多的企業。在消費復蘇的大環境之下,只有共創出更好的方案,才能真正為餐飲行業賦能。
餐飲品牌如何才能做到共創共贏,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有必要討論的話題。
這次產業峰會,我分享了一個“以店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的概念。以前干餐飲是打開門就能做生意,現在更講究做精細化運營,需要更深度地與消費者互動。
而“以人為中心”的運營、思維模式,能夠讓我們知道來的人是誰,他們喜歡吃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
主持人:目前業內有兩種關于消費的言論。有人認為消費者口袋里沒錢,未來市場將面臨消費降級;也有人覺得過去幾年想消費都沒有渠道,消費者會進行報復性消費導致消費升級,對此您怎么看呢?
張婧:中國消費市場是多樣化的,同時也是非常有趣的。
一方面,從消費人群上面來看,中國消費社群的變遷軌跡是呈M型的。這當中肯定會有高增長人群,也會有一些消費力相對承壓的人群。
另一方面,過去消費者在消費需求上,主要追求極致的性價比。而隨著社會和經濟的高速發展,消費者開始向追求“興價比”轉變,這里的“興”指的是“興趣”。
因此,中國消費市場不能用單純的降級或者升級去看待,而是要看到問題的本質,即消費者本身最需要的東西是什么,在這個基礎之上想辦法給到消費者極致的體驗才是正解。
主持人:當前餐飲行業營銷同質化問題越來越明顯,在您看來,未來餐飲數字化運營是否會出現一些新的趨勢?
張婧:以前,餐飲企業在營銷方面的技術動作確實雷同,因為他們沒有去理解消費者的真實訴求,沒有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去做分層級的營銷策略,缺乏對消費人群的研究和洞察。而隨著餐企的數字化運營的推廣普及,未來餐企在營銷層面的市場動作也將會更加精細化。
主持人:一直以來,餐飲企業的線上營銷都相對被動。比如節假日營銷,有的餐企很熱衷,但也有餐飲人覺得這是“瞎忙活”,您怎么看?
張婧:餐飲企業做營銷是非常有必要的。對餐企而言,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營銷都是為了能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具體到怎么做,其實也是有章可循的。
先篩選出不同層級的消費者,判斷與他們之間的互動及遠近的關系,從而更好地制定營銷動作的“Better經營”,是我重點要向大家推薦的。
什么是“Better經營”?其實“B-E-T-T-E-R”,它代表了消費者和品牌之間由遠及近的關系。
從“B”開始的餐飲人與消費者的距離是很遠的,他們可能需要創造一個營銷節點,定制一套精細化的方法才能觸達到消費者。
走到最后“R”這個階段的餐飲人,意味著你已經擁有了忠誠的消費者(Loyal consumers),這部分的消費者往往是需要找到對的時機去帶動他們消費的,而營銷節點可能對于部分交流比較淺的客戶是有效的,但對于忠誠的老客戶來說,還是需要一些更加優化的方法去觸達到他們的。
因此從餐飲企業的角度來說,最不應該去避諱的就是營銷,因為它對企業的高質量增長是肯定是有幫助的?,F在的餐企應該更多去思考和找到適合自身品牌發展和現有消費群體的營銷策略。
主持人:2023年餐飲行業的營銷將會往哪個方向發展?又將有哪些變化趨勢?
張婧:未來餐飲行業的營銷一定是朝著百花齊放的方向去發展的。
今年以來,我們看到了很多平臺發布戰略,也有更多的方法去觸達到潛在的消費群體。我認為餐飲行業可以大膽地去嘗試,當前餐飲業整體的營銷節點是很豐富的,這種發展趨勢有點類似于3年前的中國電商,大量的營銷節點被創造和釋放出來,餐企們可以根據不同的品牌去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