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2綜合日料獲青睞,標準店型或失勢
紅餐編輯部 · 2022-12-05 10:55:35 來源:紅餐網 2841
紅餐品牌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中國日料品類發展報告2022》指出,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日料在我國分化出了眾多細分品類,各有其發展特點。從發展現狀來看,日式拉面和日式米飯快餐產品創新乏力,并面臨著中式粉面、中式米飯快餐的帶來的競爭壓力,勢能明顯下滑,其頭部品牌如味千拉面、吉野家陷發展瓶頸。而壽司店已分化出單點壽司、回轉壽司、外帶外賣壽司等多種店型,但總體發展平平。
值得留意的是,以赤坂亭、村上一屋、上井為代表的綜合日料憑借著獨特的異域場景、高品質的食物和社交屬性,獲得了消費市場的青睞。
按門店模型來分,綜合日料可分為大店、標準店和小店模式。
大店模式門店面積通常在300平方米以上,走高口碑、重資產的路線。以上井為例,其人均消費價格約為297元,餐廳平均面積約500~700平方米,上井招股書顯示,2020年其餐廳數量和收入在我國日料放題餐廳中位列第一名。2022年4月,上井曾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沖擊上市,數個月后撤回了申請材料,其后續發展態勢有待觀望。鮨文Sushi Man主打omakase,起步于香港,招牌菜品有海膽手卷、鮭魚籽壽司等,其香港門店曾創下預約排隊一個月的人氣紀錄,其深圳福田門店更連續三年上榜“黑珍珠餐廳指南”,目前門店分布于香港、深圳、福州等地。
標準店模式門店面積通常在100~300平方米之間。小店模式的門店面積通常在50~100平方米之間,走高坪效、輕資產的路線。以村上一屋為例,其定位為居酒屋,人均消費價格約為90元,餐廳平均面積約為80~100平方米,以高性價比日料占領京津冀市場,目前已開出60余家門店。
走小店模式的日料店較為實惠,能夠維持較高的坪效和營收。村上一屋的創始人何世元接受紅餐品牌研究院采訪時表示,目前村上在北京的常規門店每月營業收入可達100萬元,翻臺率達到9~10次/天。
圖片來源:攝圖網
針對日料的未來發展趨勢,不少業內專家認為日料在未來會再度經歷兩極分化,大店更大,小店的性價比會更好,標準店的生存空間會變小。大店更大,指的是高端日料店會更為注重打磨菜品、環境、服務,為高度要求日料品質的消費者提供定制化的服務,將品牌打造為“日料天花板”,不追求坪效,或可一晚僅接待一桌客人,以高投入、高收入維持品牌的運營。
小店的性價比更好,即日式快餐做出品質更好、更多元的菜品,簡餐化的日料店進一步降低人均消費價格。從供給端看,隨著我國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畜牧業等產業的加速發展,不少日料品牌能夠用品質更優、價格更低的國產食材,以降低食材成本。從消費端看,大部分消費者疫情時期更加注重餐飲消費的性價比,因此日料品牌或可考慮迎合這類消費趨勢。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