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萬家店倒閉,這個千億級賽道不香了?
紅餐編輯部 · 2025-01-15 09:15:49 來源:紅餐網 3348
老牌烘焙關店收縮、新勢力層出不窮,新舊交替下,烘焙賽道不斷迭代向前。
近期,青島烘焙老牌——皇家美孚被傳多家門店倒閉,且充值卡余額無法退款。作為一家成立30年的烘焙企業,皇家美孚全國門店數一度超70家,曾將門店拓展至武漢、西安和西寧等地,但這些地區的門店目前均已關閉。
它也成為過去一年烘焙賽道中,無數掙扎、倒下的品牌、門店的縮影。
除了皇家美孚,“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退市、門店全關;網紅品牌熊貓不走陷入停業、欠薪風波;韓國知名烘焙品牌多樂之日退出鄭州市場……一大批知名烘焙品牌陷入關店、收縮的窘境。
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烘焙賽道新增門店10.3萬家,關店9.5萬家,凈增長不足8000家。
與此同時,我們也欣喜地看到,2024年烘焙賽道涌現出一批新品牌,也跑出了一些新模式、成長出了新業態。
比如一批新生代的區域精品烘焙品牌崛起,批量攻占商場;蛋撻、司康等大單品為主打的烘焙專門店仍在不斷涌現;披著零食店外衣的烘焙工廠店喊出了“9.9元全場任選”的口號……
新舊交替之下,行業不斷迭代向前。歲末年初,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過去一年烘焙市場發生了哪些重大變化?行業又涌現了哪些新趨勢?2025年,烘焙賽道到底有哪些新的機會點呢?
初代網紅接連隕落,區域老牌不斷收縮
2024年,烘焙老牌的日子一個比一個艱難。
12月27日,停牌一年多的“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正式退市。從擁有超1000家門店的“初代頂流”,到門店全關、賣樓還債,再到如今退市,令人唏噓。
與克莉絲汀境遇相似的,還有網紅蛋糕店熊貓不走生日蛋糕。熊貓不走早期因有“熊貓人”跳舞,給足顧客生日儀式感而走紅,曾獲多家知名機構投資。
但近兩年,熊貓不走一直在走下坡路,2024年3月陷入停業、欠薪風波。大眾點評顯示,巔峰時期門店超110家的熊貓不走,目前門店全關。
△圖片來源:熊貓不走官網
韓國知名烘焙品牌多樂之日,去年8月,鄭州多店關閉,截至目前,多樂之日已經退出鄭州市場。
不只如此,一些深耕區域市場的烘焙品牌,日子也不好過。
除了開頭提到的青島皇家美孚,在天津經營12年的慢城蛋糕去年底大批關店。2024年11月,慢城蛋糕在大本營天津的門店全關。公開報道顯示,2023年其在天津、重慶、山東德州等地共有30+門店。根據大眾點評,目前慢城蛋糕僅剩德州4家加盟門店。
10月底,廣州連鎖烘焙品牌“勿理堂”突然關閉了廣州所有門店。其創始人黃卓華稱,由于公司資金鏈斷裂,勿理堂已經進入破產和清算流程,并表示自己并未卷款跑路。勿理堂主打廣式面包,此前全國門店超50家。紅餐大數據顯示,目前其僅剩不到10家門店。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同期,香港烘焙品牌圣安娜餅屋廣州門店全線收縮。去年10月至今,圣安娜餅屋接連關閉了廣州10家門店,截至目前,其在廣州剩3家門店,佛山1家門店。
這些關店、收縮、破產的烘焙品牌,大多都是烘焙界的“老面孔”了,盡管關店原因各不相同,但品牌老化、創新不夠是通病。
老牌烘焙經營多年,形成了固定的產品模式和經營理念,但烘焙除了提供產品價值之外,情緒價值也非常重要,這意味著,相較于其他餐飲賽道,烘焙對于消費風向、趨勢的變化要更加敏銳。
早期消費者更偏愛西點,看重進口的優質原料,產品的口味需求也相對單一。但當下更多元的風味流行,消費者開始追求更加健康、低糖、低熱量。除了好吃之外,還要求產品好看好玩。
但大多老牌不能及時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像克莉絲汀,多年來代表產品一直都是蟹派、蛋撻、芝士條、口袋面包等,鮮少有爆品出現,門店上新也不多。
而且克莉絲汀、多樂之日、慢城蛋糕等老牌烘焙品牌往往沒什么營銷策略,缺乏有效的市場推廣和品牌建設,與新一代消費者“嘗鮮”“打卡”的消費習慣,也不太匹配。
新區域品牌崛起,精品烘焙攻占商場
部分區域老牌收縮的同時,一批新的區域烘焙品牌正在忙著全國擴張。
2024年,來自武漢的UH祐禾、濟南的石頭先生的烤爐、上海的DRUNK BAKER、HOT CRUSH趁熱集合等勢頭強勁。
UH祐禾自2024年開始不斷擴大門店版圖,相繼進入合肥、無錫、杭州、北京、廣州等城市,并引發排隊潮。
趁熱集合2024年新進入北京、長沙、南京、杭州、哈爾濱等12個城市,目前門店近30家;石頭先生的烤爐從濟南開往了北京、上海,門店超50家;DRUNK BAKER從上海開到無錫、杭州、武漢,據品牌小程序,目前有40+門店。
△圖片來源:趁熱集合小紅書官方賬號
這些新崛起的區域烘焙品牌,人均消費多在30-60元,向外擴張時會首選一二線城市的中高端購物中心。比如UH祐禾、石頭先生的烤爐北京門店,分別開在朝陽大悅城、合生匯等高人氣商場。
裝修風格上來看,這些品牌門店有一些共性——透明、開放、明亮。比如祐禾的門店為“一店一工坊”模式,即每家店都有一個全透明的烘焙工坊,加上幾個玻璃展示柜和開放式陳列櫥里,主打溫馨的暖色調裝修;DRUNK BAKER門店黑色門頭搭配暖色調的內飾,墻上掛著的黑板菜單清晰地列出了各種口味的蛋糕和甜點,簡約而別致。
且這些區域品牌的產品都強調“現烤現做”“手工制作”等,部分品牌還設有全透明的可視化操作間,展示產品的新鮮。
△圖片來源:UH祐禾品牌公眾號
總的來說,這批新的區域烘焙品牌,無論是產品、環境還是品牌形象,都更有格調、更精致,走的精品烘焙路線。當然,精品烘焙的走紅,也受益于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之下,扮演的“口紅”角色。
精品烘焙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年輕白領、城市中產,他們關注生活品質,即便在經濟下行、中產階層財富縮水的大背景下,仍然愿意為“可負擔的奢侈”買單。
這批新的區域烘焙品牌,走精致烘焙路線,雖然價格比普通面包略貴,但相比高端餐飲或者奢侈品,仍屬于可負擔的范圍。且這些品牌大多通過精致的外觀、豐富的口感和價值感強的原料來提升產品的情緒功能。
比如祐禾的星空流沙包,芋泥搭配咸蛋黃,在面包表面做出“星空”狀;石頭先生的烤爐的網紅單品厚芋泥雪山包、南瓜獅子頭、藍風車奶油面包,以及趁熱集合的蜂蜜開心果堅果棒、開心果貝果等單品。
△圖片來源:石頭先生的烤爐小紅書官方賬號
換句話說,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精品烘焙通過提供高性價比的“小奢侈”體驗,滿足了消費者在經濟下行時期的心理需求和消費欲望。
但精品烘焙的連鎖化、規模化并不容易。為了保持品牌調性,精品烘焙往往需要更大的店鋪面積,更具審美力和設計感的裝修設計,開在中高端商場也意味著不菲的店租,“現烤”“手工”等特性則對人工和運營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些與強調標準化、效率至上的連鎖品牌相矛盾。
目前這批走精品烘焙路線的品牌正處在從區域走向全國的風口之上,但能否跑出上百家甚至更大規模的連鎖品牌,仍然需要時間驗證。
冷凍烘焙成最大贏家,高端烘焙走下神壇
烘焙品牌、面包店冷熱不均,但提供預制面團的冷凍烘焙,卻成為2024年烘焙賽道的最大贏家。
從幾家頭部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就能看出,立高食品202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2.03億元,同比增長28.21%;南僑食品同期凈利潤也達到了1.5億元,同比增長20.05%。
冷凍烘焙增長背后,是商超零售與餐飲渠道的需求不斷擴大。
近兩年,各大商超的烘焙業務不斷壯大。據《晚點LatePost》報道,自2019年推出后,山姆瑞士卷很快成為爆品,銷售額占部分門店月營業額的8%-10%,年銷售額曾超過10億元。2024年,山姆繼續發力烘焙板塊,可頌、麻薯、吐司等諸多產品成為大爆品。
盒馬前CEO侯毅更是直言“盒馬是中國最大的烘焙連鎖”,瑞士卷、草莓盒子等也成為了盒馬年銷售額過億元的烘焙單品。據瀟湘晨報報道,盒馬的草莓盒子蛋糕僅5個月銷售額就過億元。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2024-2025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現狀及趨勢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的烘焙食品主要消費渠道中,占比達到37.7%的線下商超排在第二。
在餐飲渠道,這些冷凍烘焙產品也頗受歡迎。
此前一度收縮烘焙業務的新茶飲品牌,又開始青睞烘焙了。比如,奈雪的茶正在逐漸增加門店的烘焙種類,其創始人彭心還表示,2025年烘焙將重新與茶飲擺在同樣的重要位置。霸王茶姬4.0門店中,也新增了烘焙產品,包括貝果和糕點等。
咖啡賽道中,采用“咖啡+烘焙”模式的品牌也不少。典型如Tims天好中國,主打“咖啡+貝果”;廣州本土咖啡品牌——緹里咖啡在2024年新增烘焙產品線,包括黃油多士、牛角包等。
冷凍烘焙的易標準化、可提前預制,能夠有效控制人工成本,是商超、餐飲渠道能保證平價且批量走貨的關鍵。
相關調研數據顯示,預制烘焙制作而成的面包、蛋糕價格往往是現做常溫烘焙的30%-80%。且冷凍烘焙保質期會更長,能有效避免產量過剩導致的浪費。一些成熟的冷凍烘焙品類,比如蛋撻、羊角包產品等,保質期可達6個月以上。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可以預見的是,商超、餐飲渠道對烘焙的需求將繼續擴大,冷凍烘焙也將保持快速增長。
換個角度來說,冷凍烘焙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背后,是消費者對于平價烘焙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此消彼長的另一面,高端烘焙的落寞盡顯。
近兩年,高端烘焙已經很難打動消費者了。早在2023年,“法式甜品天花板”LENÔTRE雷諾特、高端烘焙dikka bakery、“日本必吃甜品品牌”LeTAO小樽洋菓子鋪等一眾高端烘焙品牌相繼折戟。
開出直營首店,烘焙頂流Lady M重回中國內地市場
△圖片來源:LadyM小紅書官方賬號
還有此前將一條吐司賣到98元,引發排隊熱潮的“銀座仁志川”。2023年中國內地首店開業后,又先后在上海和深圳開了4家門店。不過,2024年11月,銀座仁志川上海長寧龍之夢店宣布閉店,其他門店也不再需要排隊購買。
當消費回歸理性,網紅效應淡去,價格與價值嚴重不匹配、運營成本高的高端烘焙,走下神壇也成為了必然。
大單品持續涌現,烘焙工廠等新模式冒頭
大單品出圈、快速占領消費者心智、精簡SKU開店成本低……過去一年,以蛋撻、司康、銅鑼燒、核桃馬里奧等大單品為主打的烘焙專門店持續涌現。
比如蛋撻,作為烘焙界的古早大單品,2024年再次翻紅,跑出了澳撻、窗苔、塔撻 Tart、嫣然苡茉等連鎖品牌。其中,2024年4月在浙江紹興開出首店的嫣然苡茉,截至目前在全國有40+門店。
銅鑼燒則有澤田本家、辛一銅鑼燒等品牌。據大眾點評數據,目前2個品牌門店數分別為40+和60+。
這一批烘焙專門店,產品打造思路和模式也有了一些調整。比如在品類選擇上,都屬于大眾認知度比較高的品類,減少了市場教育成本。
產品打造上,這些品牌以傳統烘焙單品為基礎,或加入一些受歡迎的網紅小料,或改變造型出品形式等,來增加產品的顏值和價值感。
比如蛋撻專門店,在烤好的蛋撻上堆放各種餡料,包括不限于各種水果塊、黑糖珍珠、抹茶、榴蓮、芋泥、麻薯等,以此來吸引消費者。
△圖片來源:窗苔小紅書官方賬號
在提升新鮮感和價值感的同時,這些變化也將價格整體提高。比如澤田本家、辛一銅鑼燒等品牌,單個銅鑼燒售價達15-20元。而在窗苔、塔撻 Tart、嫣然苡茉、澳撻等蛋撻專門店,原味蛋撻的價格在10元左右,其他有餡料的蛋撻賣到12-28元。
運營模式上,不少烘焙專門店開始做“單品+”,盡可能搶占更多的消費場景。比如窗苔推出了“蛋撻+飲品”,也有一些司康專門店采用“司康+咖啡”的形式,做下午茶生意。
專門店以外,烘焙賽道也出現了一些新業態。比如在成都、青島、洛陽、南昌等城市悄然興起的烘焙工廠。
這些店鋪打著“9.9元全場任選”的標語,從門店的裝修格調到選址策略,都與常見的零食折扣店有很多相似之處:商超式裝修和陳列方式,采用低價策略來吸引顧客,開在社區人流量較大的地方。
簡單來說,烘焙工廠就像是披著烘焙外衣的零食店,大部分品牌都將門店聚焦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居民社區周邊,瞄準的是下沉市場消費者對平價烘焙產品的需求。
△圖片來源:紅餐品招攝
比如 十豆川·超級糕工廠,品牌官方數據顯示,十豆川已在全國開設了超過40 家門店,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占比超60%。黛可甜心·超級糕工廠、糕如意·超級糕工廠、相遇以麥·超級糕工廠等,也在持續擴張。其中,黛可甜心在湖南長沙、株洲、郴州等地開出近20家門店。
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式烘焙品牌墨茉點心局過去一年也開出了類似門店——墨茉生活烘焙館。該店人均在20-30元,除了招牌麻薯、奶貝等產品外,增加了四類新品,包括手作面點系列的鮮肉包、銀絲卷、燒麥等,以及乳制品系列、現烤小食、酥點系列。
以大單品為主打的烘焙專門店和9.9元全場任選的烘焙工廠,看似兩條相反的路線,但恰好反映了當前消費市場的分化趨勢。一方面,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越來越高,對于量大、品種多、且平價的產品有更高的需求;同時,一些能提供情緒價值、社交價值的烘焙產品,依舊有市場。
當然,這些新模型和業態的可持續性仍需要進一步觀察。比如,烘焙專門店嘗試加產品和品類,來解決低頻和復購難題,但對應的供應鏈、運營管理難度也會上升。
結 語
從市場規模來看,2024年,烘焙賽道大盤仍保持增長,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的研究報告,2023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已達2853億元,預計2024年有望突破3000億元,并持續穩定增長。
不過,當前的市場環境和消費需求都有所變化,過去烘焙流行的全品類、網紅爆品出圈等打法已經不再適用,精品烘焙和高端烘焙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兩條道路。
而平價烘焙的流行,并不意味著烘焙創業是一個低門檻、高回報的賽道,因為我們看到,更具供應鏈和規模實力的冷凍烘焙、烘焙工廠模式正在大行其道,這對于仍然想要入局的個體從業者而言,在真金白銀投入之前一定要多一些思考。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李金枝;編輯:方圓。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