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餐飲大咖激辯:流行營銷手段,餐企跟不跟?
江雨荇 · 2019-07-04 15:22:28 來源:紅餐網 3702
(紅餐網北京報道)7月2日,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紅餐網聯合主辦,奧琦瑋集團、上海博華、辰智大數據等機構支持合作的“2019中國餐飲營銷力峰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舉行。
眾多知名餐企創始人、投資人、行業專家及1200位餐飲精英參會,圍繞著“營銷力”這一主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大會通過主題演講、高峰對話、辯論賽、白皮書發布、餐飲(品類)十大品牌頒獎盛典、優質品牌展示等多個特色環節,深入淺出地探討營銷的真諦。
本次峰會的辯論賽辯題是《流行營銷手段,餐企跟不跟?》,由局氣創始人韓桐主持,正方嘉賓有:黃記煌創始人黃耕、蛙來噠創始人羅清、合眾合創始人姚哲、夸父炸串創始人袁澤陸);反方嘉賓有:香天下火鍋創始人朱全、魚你在一起創始人魏彤蓉、仔皇煲創始人薛國巍、三把刀餐飲策劃創始人張時翱。
以下為辯論賽實錄:
韓桐:現在流行的營銷手段非常非常多,比如熱點類。熱點類營銷大咖,在中國講安全套品牌杜蕾斯,杜蕾斯抓熱點抓得最好,每當一個事曝出來之后,兩個小時內能迅速反應推出一張圖來。也有一些餐飲企業在學這樣的營銷方式,就是在公眾號里邊推一張圖、不再寫文章了。比如說,2月14號羊肉串的品牌,13號的時候還是一個沒烤的羊肉串,14號就變成一個熟的羊肉串。
營銷手段和渠道非常非常地多,到底適不適合你?“雙微一抖”成了餐飲企業的標配,如果你們公司沒有運營這方面就不好跟人打招呼。但這些營銷手段到底合不合適?每天在刷的餐飲圈的抖音大V,要不要請來到企業里幫你們做PR、做宣傳?什么樣的營銷手段是適合企業的?這些手段企業要不要跟?
辯論第一個環節由我們的正反方大辯來做開場首辯陳辭。首先有請正方袁澤陸。時間3分鐘,計時開始。
袁澤陸(夸父炸串創始人):大家好!我代表正方做第一個發言,我們有五個理由認為必須要跟:
1.餐飲行業本身在營銷上面相對比較滯后,我們很多的社區營銷、新媒體營銷、抖音營銷,其實都是跟消費品、都是跟互聯網產品這些前沿的科技產品學習的。在這個點上來講,我們必須要去跟進。如果沒有這樣的跟進,也就沒有過去這六七年餐飲突飛猛進的發展。所以我們不要怕跟進,一定要試一試,這是第一點。
2.現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做法,大家已經普遍覺得過時了。為什么現在酒香也怕巷子深?隨著競爭的越來越激烈,隨著供應鏈越來越成熟,在產品上面能夠產生質的差異化可能非常小,也就是都有標準化的產品、標準化的裝修、標準化的體驗等等。唯獨只有一點,能夠更快、更及時地更新新的營銷和手段,才能為品牌帶來一些紅利。
剛才其實主持人也說了,我們反方的三把刀老師給重慶一家火鍋店做策劃。我也看了這個火鍋店,論裝修、論口味、論體驗跟別的火鍋品牌沒有什么太大區別,但為什么起死回生了?就是因為它利用抖音炒紅了一個小姐姐叫小灰灰。這樣的手段實實在在地幫助餐飲企業獲得客流、獲得生存空間,這是第二點。
3.現在基本上新的餐飲品牌要想能夠立得住,產品必須好,同時還得流氓玩得溜。像馬路邊邊串串香在一片紅海之下,用新媒體營銷、用場景營銷等等自傳播的手段來迅速收割,把串串香市場做大。
4.不光是新品牌,那些老品牌也在不斷地跟進新營銷。比如說,我們講西貝,西貝的親嘴節都是市面營銷,海底撈做的網紅的抖音吃法等等,都在為老的品牌注入新的生命力。
5.新的玩法、新的熱點、新的工具都是需要我們去學習的,這是一個學習的態度。為什么我叫夸父追日?只要太陽明天會升起。
這是我們的觀點,堅決要跟。
韓桐:謝謝!有請咱們反方的朱總來發表反方對言。
朱全(香天下創始人):剛才正方說了要跟餐飲營銷,我們反方表示反對。為什么?我來自成都,可能在座的餐飲人都知道,成都現在的麻辣火鍋以及串串可能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地方。大家都知道成都有一個春熙路,以前春熙路是商業街,現在變成了火鍋城。大家可以看到那里做火鍋的這些,每家火鍋店都在排隊,細看一下基本上是9.9一位,最高的是28一位,天天都在排隊。基本上這些品牌要不了三個月,最高六個月基本不見了。所以這樣低價的促銷加上營銷,是把自己逼上了死路。
第二,其實營銷的本質是創造價值。如果這樣做營銷不能為顧客和商家帶來價值,那么它的意義并不大。
第三,企業的需求很重要。你企業什么階段,對于你做或者不做營銷很重要。比如說,你這個時間段內功都沒打造好,就沒必要做營銷;要沒新的內容創造出來,也沒有必要去傳播。因為你傳播也是花費了太多的錢,沒有意義。
第四,營銷是一個系統,不是所謂的廣告或者是渠道。舉個例子,營銷的核心是創造內容,企業創造內容的創新系統和研發系統就變得極為重要,當企業的系統都沒構成,這樣的營銷是燒錢或者是老板自掏腰包。
另外,余奕宏老師今天也講到做品牌就是做差異化,我們的詮釋是現在的品牌是差異化區間的第一。如果要做品牌的話,要么就做第一、要么就做唯一,為什么要跟呢?謝謝!
韓桐:感謝朱總!雙方已經把各自的論點陳述出來,下一個階段到了精彩的自由辯論階段。說一下規則,每方10分鐘的時間,你站起來計時開始,坐下計時結束,累計到時間停,要控制好時間。咱們辯論開始,首先由正方開始,計時的小伙伴們跟上。請開始!
姚哲(合眾合創始人):我先來吧,先針對一下朱總回答。剛剛朱總偷換了概念,根本就沒有理解真正的營銷。剛剛講到定價的問題,定價也是屬于營銷領域當中的一環。產品和價格、渠道、推廣是構成營銷的部分。我覺得朱總可能對營銷不是很懂,所以就無所謂跟不跟了,這是我的觀點。
另外,對方辯友有兩位是營銷公司的,三把刀同學,還有一位是我服務的客戶,在央視上打了不少廣告的魏姐(魏彤蓉),魚你在一起發展迅速,門店數量極多,等一下非常想知道她有沒有跟。這是我的第一次辯論。薛哥(薛國巍)先不要舉你的牌子,可能你做的營銷也挺多的,升級就是一種營銷。我的發言完畢。
薛國巍(仔皇煲創始人):有請對方辯友注意一下今天的題目,是流行營銷手段餐企跟不跟,重點是流行,重點不在于營銷。對方辯友先要把題目看清楚以后再站起來說話。
我的觀點是這樣的,流行的不要跟了,因為每一個餐飲企業都在追求的是長期經營、永續經營。如果每一個流行的手段都跟風,就意味著根本沒有自己。
在這里邊我也想說一個道理,基本上餐飲門店都是以自購為主,大家都知道餐飲是追求復購的行業,大部分的流行的營銷手段都是在拉新。所以流行的營銷手段,如果你老是跟根本就跟不過來。再有,作為一個餐飲老板不好好地把飯做好吃了,卻天天研究營銷就不對。
我的態度就是把你的精力用在如何把飯做好上,而不要天天追流行,不干活天天刷抖音這是不行的。這是我的觀點。
羅清(蛙來噠創始人):首先說一下反對,凡是對手支持的我們都反對。
首先一個我想說的是,老薛說的把飯做好,這是跟做好營銷是完全不矛盾的。就像剛剛楽楽茶的老大(王建)說的,產品要做好,產品力要好,創新力也要夠。
流行的營銷手段,我想說,如果我們不用現在、當下最好、最新、消費者最接受的手段,我們要用什么?我們要回過頭去找那些最傳統的媒體,或者說已經不起作用沒有傳播效應的營銷手段嗎?那就意味著說,我們所有的投入可能全是沉默成本。
現在新的媒體,像傳統的平面媒體、紙媒已經有很大的對消費者流量喪失,我們肯定是用最新的營銷手段去面對新的客戶需求。這是我的意見。
魏彤蓉(魚你在一起創始人):反對清姐的意見。去年的時候也是在這個臺子上,我是做的支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今天我要說我不支持。
階段不同,魚你在一起在2017年、2018年兩年的快速發展、兩千多家門店,也做了很多的廣告。但是到今天這個階段,2019年的目標就是夯實基礎,不再做廣告、不再做營銷,把基礎功練好。因為你繼續做廣告、繼續做營銷,你只是閉店增加。
當下我們認為要做好的是我的盈利、我的產品。我想大家都了解在我們企業整個的價值理念,公司投入最高的是哪個階段?第一是營運,第二是研發。營銷的公司低于營運的一半,我想說的是這一方面。
還有今天請的嘉賓都是誰?從臺灣請了一萬塊錢一碗面的牛爸爸,從來不做營銷、從來不做廣告,只做真才實料。我再說黃總(黃耕),做了600多家店,但是你看到黃記煌的廣告有幾個?黃總,你能說反對嗎?你能說反對這句話嗎?
黃耕(黃記煌創始人):我每次站臺都是對我們品牌最大的營銷。
魏彤蓉:我沒有看到他在電視上打廣告,也沒有看到在網絡上打廣告。
黃耕:現在中央電視臺的廣告那得花錢太多,我們一般來講憑顏值或者憑我們的實力不花錢就把廣告做了。
袁澤陸:我補充一下,中央電視臺的廣告不是流行什么營銷什么,所以可能剛才魏姐也是片面理解。像牛爸爸,我是從大陸到臺灣親自去吃他的一碗面,沒有營銷我怎么可能去?謝謝魏姐。
我想問在座大家一個問題,今天來參加中國餐飲營銷力峰會,我們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想學習一下最新的流行的營銷手段,學習一下流行的營銷的大佬,他們有哪些渠道。難道熱愛學習的我們都錯了嗎?
張時翱(三把刀餐飲策劃創始人):敢問對方一辯以及四辯,首先關注一下辯題,辯題是餐飲要不要跟流行營銷手段,而不是餐飲要不要做營銷。
我先說,首先你們有看到過哪一個是靠學習別人、跟隨別人成功的?比如說,海底撈單身的可以放一個小熊,你應該只知道這是海底撈做的吧,而沒有看到哪一個說我也放一個小熊就成為了第二個海底撈。所以我們的建議是不跟。而且我要說,三把刀從來不跟,三把刀只干創造的事情,所以都是別人來學習我們。
所以我們今天來學習的是看大家怎么做營銷,然后創造出屬于我們自己的、屬于適合我們這個企業的自己的營銷手段,而不是跟隨別人的營銷手段。大家說是不是?
觀眾:是。
袁澤陸:這個我來就行了,不用你出馬。三把刀同學,其實你做的小灰灰我一直很想跟,我相信行業內很多火鍋店的老板都想跟,今天不是說跟了以后的結果怎么樣,而是要不要跟,要跟就是一種學習的態度,一種上進心。包括我們做了炸串之后,整個行業里面都突然出來炸串,我看他們跟得都挺好的,他們學得都挺好的,我覺得支持他們。
薛國巍:反對,你說什么,我反對什么。還是抓住流行手段跟不跟的主題,不要老是流行主題,前段時間朋友圈刷“兩宋離婚了”“范冰冰分手了”,我估計很多都看過發朋友圈的內容所謂的追熱點。但是看完那個以后,對發這個熱點的人有什么感受?我反正就直接拉黑他的朋友圈,覺得太弱智了,完全沒有自己的思想。
咱們說的流行營銷手段,你們不要老扯搞不搞營銷,營銷都要搞,但是說白了要不要跟風?我認為不要盲目跟風。搞營銷也要搞自己的想法,不要說今天有一個熱點就去,明天有一熱點就跟著炒,我覺得這個是比較丟人的。
袁澤陸:我反對你。大家如果有薛總的朋友圈請打開,薛總是著名的跟風營銷始作俑者。高考學子怎么辦?憑考證可以換,520愛她就是她。所以他剛剛說反對的正是他在做的,學營銷千萬不要跟大佬學,真正他在做的事情不會告訴你,他在騙你。
薛國巍:我反對,對方辯友在混淆概念。實時和流行不是一回事,我們傳播的是正能量,總是談論微觀性的東西,我們是不會跟的。
羅清:想問一下老薛,咱們說的流行營銷手段指的是什么?兩微一抖算不算?在朋友圈做營銷和抖音、頭條號東西都是我們流行的營銷手段,現在用流行營銷手段最快速到達消費者的接觸,你要是用最新的營銷手段現在能干什么?能滿大街去貼小廣告嗎?這樣的人力、物力、財力都覆蓋不了那么大的量。
魏彤蓉:清姐前兩天朋友圈剛發了一個信息,搞發布會內部品牌提升、VI要換,我也換,這叫營銷嗎?我認為不叫營銷,叫夯實內功。一定是這樣的。
羅清:我們理解其實這就是品牌的營銷,真正把它定義為品牌的營銷。因為當時整個產品的VI的升級,蛙來噠的這次VI的升級和新的設計,全部是用現在最新的營銷手段做發布。我們做了現場的快閃店,快閃店也是現在很多品牌會用的新的營銷手段,跟消費者有很多現場體驗的互動,用新的媒體的傳播方式去向全國的消費者做這些信息的傳達。我們是把它當作一次本年度最最重要的營銷的事件,用各種流行的營銷手段來做的這次發布。
薛國巍:我反對清姐,我問您一下流行的營銷手段,2011年微博流行,2012年以后微信流行,緊接著是快手、抖音,請問有幾個老的餐飲品牌跟上了這些流行的營銷手段?跟不上,不知道明天又會出現什么。但是那些活著的老的火的餐飲品牌只抓住一件事,把東西做好吃,流行跟不上,這是我的觀點。
羅清:你說的跟不上,我覺得肯定是有很多人跟不上,所以有這么多人今天到現場來學習就是想跟上。那在行業里面那些老的傳統的活得好的有跟得特別好的,比如說海底撈、西貝。這些都是我們想要學、想要跟的。西貝辦的親嘴節,海底撈做的各種各樣的暗語到現場的服務,其實都是我們想學、想跟的營銷。
張時翱:稍微有點事情要澄清和反對一下,剛剛您說的海底撈的一些營銷手段和西貝的親嘴節,請注意他們不是跟別人做的,他們是自己做的,所以我們說的是創造和跟的事情。剛剛對方三辯,其實你們自己做的一些流行營銷手段,我也不認為你跟隨了誰,我覺得你還是做了你自己的創造性。除非你在跟我們辯解過程當中說上這么一句話,說剛剛我做的這些營銷行為全部是學習學習某個品牌的,那我覺得我可以為你們說話。
羅清:這個要承認,我真的是學習別人的。比如說,快閃店的這種形式不是我創造的,是很多跨品類的一些新的,像科技行業或者是消費品行業,甚至有一些做文創IP行業的在弄。所以當時有很大的啟發,現在暫時還沒有完全創新能力去做自己自創的流行營銷手段。
實際上,現在大多數的時候還是在借鑒,也就是在跟別人的方式,在里面去填充自己品牌創新的內容。用這種形式,用別人已經創造新的形式、流行的形式,去再一次創造。應該說,一種舊的元素重新組合的應用。
袁澤陸:其實可以接著說,我覺得剛才偷換了概念。什么叫做創新?不是說首創就是不跟,模仿或者學習就叫跟。不是這個道理。
比如說,剛剛講的西貝的營銷策略就是學金錯刀老師的爆款策略,所以他在學,不是說他是在積極地跟,這也不是說他必須非得是原創的。我覺得偷換了概念。
其實剛才薛總有一個點馬上就要輸了,因為他說跟不上這個事,所以其實你跟不上不跟就等著死。我們作為90后看你們是一樣可憐的。
薛國巍:要臉不要臉90后?我可以舉一個咱們餐飲的例子,我覺得今天辯論賽最重要的是給大家有一些啟發,對不對不重要。咱們餐飲圈里面很久以前的宋吉是很會搞營銷的,兩年前也面臨了巨大的危機,怎么現在活過來了?回歸本質,我們也知道宋吉不再出來了,全心全意做好他那個羊肉串。所以經過兩年可以看到內功做得非常地扎實,產品也做得非常好,這就是本質。如果說每天去研究各種新流行的營銷手段,這不是我們要做的,如果真想做就找第三方去做,作為餐飲老板就別做這個事了。
姚哲:反對,我看他營銷手段很多,廣播、抖音真的是存在的,以及大巴車等等。所有的餐飲企業還是要基于流行手段的跟蹤,不然你很容易落伍,不然抖音火了不跟,還在玩微信公眾號有幾個人看?一種是工具的跟,一種是內容的跟,這兩者都是可以去學習的。
對方的三辯和四辯,三把刀在整個重慶市場對營銷跟得是非常地厲害,所有的案例都進行過研究;我們的魏姐(魏彤蓉),前段時間又升級了自己的品牌,在不同的平臺當中進行了流量的分發,我覺得這也是一種跟風式的營銷模型。當然這種模型手段我是非常支持的,因為能更多的讓人認識到你的品牌和傳達你的品牌精神。這是我的觀點。
魏彤蓉:我說了是階段性的。今天我們在座的是練內功的,我剛才認真地聽了一下紅餐網的副總裁樊總講的一句話,他說內容是營銷的著力點,一定有內容才能做營銷。換言之就是在產品上,如果我沒有產品力就白費功、白花錢。所以如果把自己的內功練好之后不用花錢,顧客自來、加盟商自來。
我想說一下兩個階段:2017年、2018年,70%加盟商和代理商是靠我的廣告流量來的,門店獲客占30%,到2018年的比例5:5。也就是自己牛占了50%,自己牛來自于哪里?一定是門店生意好,產品吃著好吃。我在這里是真正得了利,我感覺我不能再做那么多廣告了,不能再做那么多的營銷了。我既要把北京多開經營店,華南地區經營好多開店,夯實內功,不再去多說、多講,而是認真地做好事。這是當下我們應該做的,這是2019年整個的戰略方向。
韓桐:好,反方時間還剩下30秒。
黃耕:我覺得魏總偷換了概念,首先你的做法就是符合“流行”這倆字。每一個發展階段流行什么或者適應什么你就做什么。比如說,前兩年你在打市場跑馬占地的時候是那種營銷方法,現在發現跑馬占地完了以后歸根到底在餐飲行業產品為王。首先來講是持之以恒的,那么你現在做的還是流行嗎?
張時翱:我這邊反對一下,我覺得魏總她做的是創造流行的事情,并不是跟隨。
黃耕:我反對,她不是創造性的,而是別人都做過的,她也在跟著一塊做。
袁澤陸:我想問一下,大家有誰聽過魏總講一個課叫做《如何一年內開出1700家店》?其實我也很想跟她學,我也想開出那么多家店,所以她的營銷手段我特別地佩服,但還沒有機會。我請紅餐網下次再搞大會的時候給魏姐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們很想好好地跟一跟。
薛國巍:反對,辯論大賽不要把個人的角色帶進來,否則那還有什么好辯論的?坐在這兒不搞營銷,否則坐在這兒干嘛?不能這樣,還是要講道理。
袁澤陸:辯論大賽也不允許有語言攻擊。
韓桐:反方時間到,薛總請坐下。正方還有一分多鐘。
黃耕:還有一分鐘,首先來講流行是什么?如果你這個人或者這個企業連“流行”這倆字都不理解,那你還坐這兒干嘛?
薛國巍:對方辯友在挑戰我們的智商。
韓桐:您說。
黃耕:因為他已經沒有時間了,他已經是過去時了,光舉牌子也沒有用。流行代表當下,代表未來發展趨勢。餐飲這個行業是一定要跟隨時代的發展不斷與時俱進的,你連“流行”倆字都不理解,那你還做什么營銷?所以你們現在其實有一半的人已經被我們說服了,包括自打第一次發言完以后再也不說話的朱總,三把刀就更別說了,那一邊上來就表明說我這一半一半,就差你薛國巍還在這兒堅持著。
韓桐:時間到。注意風度。精彩的辯論,我老說能動手的別吵吵,沒大沒小。大家伙兒的氣氛還比較高漲,在座的有想表達自己觀點的給個一到兩分鐘時間,在兩分鐘之內發表一下。咱們看有沒有支持反方替他說的舉手示意一下,趙總舉手了,趙總來兩句吧。
趙申(和合谷創始人):其實說到底,早上有嘉賓講的一句話,產品為王。什么時候都講,做好產品是第一位的,所以跟不跟無所謂。
韓桐:有沒有支持正方的舉手,話筒給一下。謝謝!
嘉賓:大家好!我是支持正方觀點的,流行營銷手段餐企要跟。我接著趙總話講,產品是1、營銷是0,做好產品基礎上不擔心0多,越多越好,將最流行的營銷手段、最流行的營銷技術、最符合當下年輕人審美以及生活方式的東西,把我們最牛逼的產品推銷出去,我認為支持正方。
韓桐:好,咱們進行總結陳詞。首先有請反方的四辯來進行發言,時間三分鐘。
張時翱:第一,做品牌就是做第一、唯一,所以我們不會學習別人的方法,跟隨別人的營銷手段。
第二,跟得了手段,跟不了秘訣,所以我們不會做跟隨的策略。
第三,每個企業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銷手段,所以也不學習跟隨別人的營銷手段。
第四,即使你跟隨了別人的營銷手段,跟了也沒有用,從未見過有跟隨成功過的企業。比如說,海底撈的單身送小熊,也沒有見誰跟隨他單身送小熊做成第二個海底撈的。
第五,抖音兩微是現在比較流行的營銷手段,據我們服務的客戶來看并不是誰都能把它用好的,你也學不會、你也跟不好,要有很多的配套設施,要有專門能拍出好視頻的團隊,所以這就是流行與學不會也跟不好。
第六,當發現一種營銷手段已經變成流行時,也意味著這種營銷手段的泛濫和消失。
再一次在這里強調一下營銷手段不是營銷工具,雙微一抖是營銷工具,運營雙微一抖才叫營銷手段,這個東西一旦變成流行時就開始泛濫也就無效。
第七,也許你具有可以跟好的實力,那么你就擁有創造的實力。所以你既然要跟,目的一定是為了跟好,并且跟出效果。如果你都具有這樣的實力了,那你就擁有創造的實力,所以你還不如不跟。如果你不具有跟好的實力,那你就沒有創造的實力,你跟了和不跟其實也沒有什么兩樣,因為你跟了也沒有用。
第八,我們不跟隨流行,我們自己就能創造流行。
謝謝大家!
韓桐:有請正方的四辯黃耕黃老大總結。三分鐘。
黃耕:我覺得我都用不了三分鐘,你說了八點,你自己信嗎?你說的這個,說完自己都不信,對吧?如果你自己要信就沒必要寫紙上了,你這種搞營銷的人還用寫在紙上嗎?因為你自己都不信,所以你只能寫在紙上自己說。我不用三分鐘,完了。
韓桐:謊話一定要寫到紙上才記得住。感謝雙方和最佳第五人的精彩分享。大家思考一下,咱們最后要投票了,你們現在通過了將近40多分鐘的辯論改沒改變你的想法?統計一下。恭喜正方獲勝!
黃耕:謝謝大家!也謝謝反方配合。謝謝!
韓桐:比賽結束了,相信大家的思考沒有停止,到底要不要跟?到底怎么樣跟?我覺得無論做產品、無論做營銷手段,有六個字跟大家分享:“明勢、取道、優術”,要知道自己干什么,要取到高點、優化自己的手段。
熱門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寫評論
0 條評論